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明信 《华夏地理》2007,(2):134-135
现行藏历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藏族固有的物候历;二是从印度引进的"时轮历";三是从汉族陆续引进的部分,包括24节气、三伏等名称和春牛经算法,相对于后来引进的"时宪历"而言,它们被称为"老汉历".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天历干支、礼拜提前一天原因考吴善中太平天国历法(太平天国称之为“天历”或“新历”)之纪日干支、礼拜较阴历(此处指清代的《时宪历》)纪日干支、阳历的礼拜提前了一天。对这一点,早在天历颁行的第二年,即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滞留天京的谢介...  相似文献   

3.
大家都知道,“国学”这个名词是梁启超、章太炎、邓实等人从日本引进来的。日本则是从欧洲学得“民族国家”观念之后,针对自己的情况创造这么个词。中国人把这个词引进之后就顺带把“民族国家”观念也引进来了。“民族国家’砚念中的“国家’,和中国原有的“天下’砚念中的“国家”,涵义很不一样。“民族国家”观念中的“国家”核心内容是“土地”、“人口”、“政权”三要素,“天下观念”中的“国家”,除了这些之外,涵义较为广泛,还包括:  相似文献   

4.
乾卦六龙态的天文含义研究--《左传》"龙纪"历法钩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传》昭公四年的“龙纪”,是上古以苍龙星为历象的太阳历的记载。这个苍龙星星象在《易经》乾卦六爻爻辞中有形象的描述,根据寅月“见龙”、午月“跃龙”等记载,可知其观测年代当在夏代以前。这种借龙“以喻天之阳气”的龙纪历法流传至先秦秦汉,或称“易历”、“气历”;或称“律历”、“甲历”。它以天干记日,十日为旬,六旬为甲,六甲为岁,一岁360日;并通过不记在日序之内的56日的过年日使历年长度略等于回归年长度,从而形成了原始社会晚期一部较实用的历法。  相似文献   

5.
从海外回来的文艺兵──华南文工团简史丁波             一1949年初,香港集聚了党所领导的海外三支文艺兵:一支是从南洋巡回演出三年的“中国歌舞剧艺社”(简称“中艺”);一支是长期在香港坚持推行进步戏剧、舞蹈、音乐活动的“中原剧社”;还有一...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学木界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称之为“文化热”。兹就其背景、特点以及意义,略抒浅见: 一、背景 这次“文化热”是从对外开放引起的。对外开放不仅引进了西方科技,伴随而来的  相似文献   

7.
人园林,是中国传统人追求人生至高精神境界的感性诠释。其美学理念是从“画境”到“意境”;其美学特征是情与景溶,天人合一;其最高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则是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  相似文献   

8.
(一) 长期以来,史学界一致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最近,有的同志提出它不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较为符合历史实际的新见解。但对它颁行年代的看法,还是一致的,都依据它封面题“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新刻”字样,就断定它颁行于太平天国癸好三年(1853年)。只是在具体年月上小有差别,有的说“定都天京以后,就颁布了”;有的说“当刊于1853年下半年”;有的说颁布“不会早于一八五三年天历十月,也不会晚于年底,大约为冬天”。  相似文献   

9.
日喀则拥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因此它成为众多登山爱好者的神往之地。他们慕名而来,在一睹珠峰芳容的同时,攀峰登岩,观天地之造化、览自然之奇观、历珠峰之险峻、品探险之乐趣,以求通过攀登第一高峰来亲近自然,挑战自我,成就自己的人生新境界。 藏语“珠穆”是女神之意;“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珠峰附近还有四座  相似文献   

10.
鲁人  张毅 《炎黄春秋》2004,(2):12-17
1976年10月6日,被称之为“四人帮”的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束手就擒,中国历史开始了转机。“四人帮”中有三人是从上海发迹的:王洪文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上海的一名工人造反派头头,后来官至中共中央副主席;张春桥原为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副书记,姚文元原为上海  相似文献   

11.
张立群  娄海玲 《攀登》2014,(1):12-16
青海省“三区”建设的提出是从我省资源、生态和稳定的特殊性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推进“三区”建设,要以习总书记法治思想为指导,完善“三区”地方性立法,坚持依法执政、推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三区”建设的法治化水平,为推动青海“三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明朝贤相,应该首称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历事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所谓耆硕;尤其协力相资,推动仁宣治世,博得中外赞誉,号称“三杨”。《明史》本传评论说,杨士奇有学行,廉能冠天下;荣有才识,谋而能断;溥有雅操,质直廉静。三杨皆人可不及,可谓当时名臣。然而,名臣之失,也大有出人难料之处。  相似文献   

13.
《商书》中盘庚在迁都之时,对殷商贵族做出的“予若观火,予亦拙谋”的训诫,实际上是殷商时代先民“钻燧改火”习俗向政治领域的文化转喻,而殷商时代“火历”是该习俗形成的重要文化背景,在殷商“火历”、“钻燧取火”习俗与《商书》的政治隐喻之间存在一种潜在的对应关系,反映着古人建言修辞的重“象”维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吐鲁番台藏塔新出《永淳三年历日》和其他文献材料,唐代早期历日应定名为“历日”,而非“具注历日”。“历日”作为历书的自题名一直使用到唐武宗时期,自唐僖宗时期以后则使用“具注历日”。唐前期官颁历日历注中已有吉凶宜忌的内容,全国范围内的历书形制基本统一,这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敦煌吐蕃和归义军时期。  相似文献   

15.
“历史”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汉字“历”和“史”,汉字词组“历史”之字源、词源,及其意义之演变的考订,对“历史”的意义作了新的诠释。“历”字之初形初义,以足行经过禾间,表示有序有度的时间经过;“史”字之初形初义,以手持猎具表示事情。“历史”一词的初义,是历代史书;近代以来,发展出学问、教学科目、过去了的事情之过程等诸种意义。汉字“历史”一词,可以规范成为关于历史和历史学的恰切的文字表述,其所表达的时间、事情、空间和人的意义,已经大体上涵盖了历史学的基本要素,这就为史学史和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也包藏着建立汉字系统的历史学理论之深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1988年2月,笔者在一批古钱中拣选出一枚辽代“应历通宝”钱。面文隶楷相间,右旋读、素背。“历、宝”二字与丁《典》所录略异。丁《典》“历”下“日”字中横悬中,此品中横与口连接,“宝”字圆贝(图一:1)。钱径2.4,穿径0.65、郭厚0.12厘米,重4.4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晚明史研究 ,回顾梁启超《新史学》发表百年来中国“新史学”三次高潮。作者认为 ,新与传统原是相对概念 ,但今“新史学”则多指引进西方史学理论的研究。中国新史学三次高潮均受外来史学理论影响 ,其中不乏经验教训 :一是 2 0世纪 50年代后教条主义对于史学的影响 ;一是近年来中国史研究的西化倾向。作者不反对引进新史学理论 ,但反对教条主义 ;并认为新史学不能抛弃中国史学传统 ,2 1世纪中国史学仍是汉学的史学 ,而非西学的史学。  相似文献   

18.
刘宗迪  宋亚 《民俗研究》2024,(2):80-89+159
历法的发展历程,最早是物候历,其次是观象授时的星象历,最后才有基于天文观测而推算确立的成熟历法。物候历时期,根据特定物候现象确定新年的日期;星象历时期,则根据特定星象的出现确定新年的日期。《夏小正》反映了中国古代历法从物候历到星象历的过渡,它记载一月星象“初昏参中”,表明当时是以参宿昏中为岁首星象,作为新年到来的标志。甲骨学研究证明,商代历法是以大火星黄昏南中天的夏历五月作为正月,夏主参星、商主大火的传说即反映了夏人以参星昏中为岁首星象、商人以大火昏中为岁首星象的纪时传统。  相似文献   

19.
岑沫 《文史春秋》2011,(2):29-43
三、永安城“五龙护主”格局只难分封五王 太平军在永安激战中开国立朝,分封诸王;发布诏令诏书,制订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制度;颁行天历,刊行新书,考试选拔人才,初步实施了太平天国的革命主张。但令人困惑的是:洪秀全是如何封王的?其中历经了哪些曲折?为何只封了5个王?五王中为何封了一个不与同类的“翼王”?有人认为这是洪秀全按“上帝亲子”之说分封的,其实这是谬传,实际上是由永安城的风水格局和各王的形貌、特长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高宏伟  邢士林 《旅游》2007,(2):46-53
内画鼻烟壶、宫廷金鱼和侯店毛笔号称“衡水三绝”,那都是从老祖宗那传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好东西。据统计.每年到衡水的十万游人大多是为一睹“三绝”风采而来的。听说衡水的导游在与游客再见合影的时候不喊“茄子、白菜”.而是喊“衡水三绝就是绝”.要求那个“绝”字要拉长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