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点评价两点希望曹天生笔者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数年来,每次上图书馆,总要翻翻贵刊,摘抄或复印一些对我有用的材料。贵刊是国内唯一一份宣传与研究新文化历史的权威性刊物,有许多刊载的文章被国内其它权威性刊物转载与搞介。笔者认为,办文字性刊物,主要看文章,...  相似文献   

2.
今天参加这个会,听到诸位对于四十年来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成就的综述和分析,很受鼓舞,很受启发。我想说的关于过去成就方面的内容,超不出诸位发言之外,这里不再重复。现在谈谈个人对于中国史学史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个人对中国史学史研究的两点希望。史学史往往不太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在一些大学的历史系里也是如此。为什么?简单地说,因为人们觉得它远。相对于现实来说,历史和反映历史的史学已经远了一层;史学史作为史学发展过程的反映,是史之史,当然也就更远一层。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人们更重现实。这无疑有其合理性。如果不是为了现实,作为历史之反映的史学的存在价值都将成为问  相似文献   

3.
韩君 《丝绸之路》2013,(5):53-53
伴随着隆隆的火车声,我们踏上了西去“朝圣敦煌”的行程,经过一夜的颠簸,终于南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来到寂静的莫高窟。虽然归向一个省会管辖,但觉得非常遥远。可以想象,它因美丽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让一个朝圣者用长途艰辛来换取回报。第一天忙于开幕式,晚上夜幕降临,游客也差不多走完,我沿着莫高窟的山脚来回徘徊,试想着把白天的感受整理一下,很难,只得一次次面对着石窟瞎想,思绪纷飞,杂乱无章,也理不出头绪。  相似文献   

4.
刘铭三同志在1990年第三期《广西地方志》著文,对近十年的新方志编纂工作不重视新方志的美学观进行了反思,认为写好新方志应抓好“严、简 核、色、雅”五个方面的美学标准。他认为“严”可以理解为“结构美”,要求编者经过巧妙构思,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情景;“简”可以理解为“叙  相似文献   

5.
见到李敖是去年9月,在上海新天地的记者见面会现场。那时,李敖正在大陆及香港展开他为期10天的“神州文化之旅”,上海是继北京后的第二站。在记者招待会上,李敖特意对自己的初恋作了澄清,此前破媒体披露的小学同学张敏英是他的初恋情人的消息并不属实。他只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喜欢长得漂亮的张敏英,并且  相似文献   

6.
一点建议     
结识贵刊,缘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看见朋友家茶几上放着一本《文史月刊》,我一下子便被她大气的封面设计所吸引。由于以前从没有见过这本杂志,出于好奇,我便随手翻了一下。让我惊讶的是,贵刊竟然是我们山西主办的,而我居然从来没有看过。  相似文献   

7.
一点感想     
当本期《山西文史资料》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特别注意《人物与回忆》栏内的《钱伟长自述》这篇文章.这是本刊隆重推出的一篇文章,虽然稍长了点,约5万字,因作者名气大,有魅力,史料丰富,有鲜为人知的秘闻,有发人深省的见解,有引人入胜的叙述,有启人智慧的知识,想必读起来决不会嫌其长,反会嫌其短,嫌其不够详尽.本刊把《钱伟长自述》献给读者原因有三:一是钱伟长同志异常关注山西,曾在山西作过学术报告,仅考察山西文物一次就用了20余天:二是钱伟长是全国著名的“三钱”之一,富有魅力,广大读者极想知道他的生平事迹和如何走上科学之路,极想知道他的贡献和学术见解;三是此篇《自述》,不仅是文史资料中的珍品,而且对文史资料工作还会有所教益,使人从中受到不少启迪.  相似文献   

8.
一点意见     
《山茶》2009,(7):12-12
我是《华夏地理》的忠实读者,非常感谢杂志社为读者提供这样一份高品质的刊物。读过6月的刊物后,对本期杂志选用的文章有一些意见。本期登载了陈丹青写的《航向拜占庭》一文,读过后感觉仅是一篇游记性质的散文,虽然图文并茂,但仅流于抒发个人感受,并无实质内容,更缺乏明确的观点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点看法     
近年以来,我国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是颇有成绩的。史学概论课程的开设、多种史学概论书籍的出版、对国外史学理论研究情况的评介以及国内学者关于史学理论的探讨,都是成绩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一点希望     
《史学月刊》是建国后创刊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也是我喜爱阅读的刊物之一。回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全国掀起了学习马列主义的高潮,史学界的许多同志都希望能用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历史,以马列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在各级党政部门领导下,为了加强教学和科  相似文献   

11.
柔软一点     
到今年二月份,我入旅游这一行就已经整整十六年了.刚“出道”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回想起来,那会儿的自己真是青涩得很.第一次独立带团,我从机场接上客人后就直奔酒店,结果到了前台,发现房间还不能入住,只好让客人在大堂里等.等了半个多小时,房间还是没好,老外们坐在大堂的沙发上都睡着了.我害怕他们投诉我,就跑去前台去跟工作人员吵.工作人员说:“按照国际惯例,酒店入住时间是下午两点,可现在才十点多……”我气坏了,直接甩出一句:“别跟我扯什么国际惯例!”  相似文献   

12.
一点疑问     
编辑同志: 《新闻简史》第二册关于古牧地回民首领马明率领被阿古柏匪军押赴南疆回、汉人民逃出自归的记载,经查对该书所引《勘定新疆记》的记载,发现引文与原意有出入,请释疑。 《新疆简史》第二册177页载:“汉族  相似文献   

13.
一点建议     
我国素以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称著于世。然而,这个光辉灿烂的古老文化,却不是一时一地一蹴而就的。对各个地区文化历史的研究无疑会有助于加深对祖国统一文化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是大有裨益。 东南地区自古就是构成祖国统一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便出现了河姆渡文化、青莲岗文化、良渚文化等,各具独特的风貌。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吴越文化卓然而起,蔚为大观。魏晋以后,南京成为六朝古都。隋唐以降,东南地区更成为人文荟萃之所。明清时期,太湖流域又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温床。可以说,自古以来,东南地区文化就是祖国总体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移民史》第 6卷《清、民国时期》第 8章《台湾的移民垦殖》的开篇语中 (31 6页 ) ,我交待了本章写作内容的由来 :台湾的学者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 ,作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和搜集工作 ,进行了大量有关移民、垦殖及台湾社会史方面的研究 ,所取得的成果为中国其他区域研究难于望其项背。因此 ,本章主要根据台湾学者的已有成果 ,按照本书的体例和要求 ,对清代台湾移民史的诸问题作一简单的介绍。由于上海地区台湾版图书收藏有限 ,阅读更难 ,所叙当有缺漏和错误之处 ,亦在所难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台湾学者的有关著作。本章除第 6节…  相似文献   

15.
1994年5月,勒华拉杜里(又译勒胡瓦拉杜里)教授应邀访华,在世界历史研究所举行学术报告会。在会后的午餐桌上,当时的所长张椿年和副所长陈启能向他提出了将《蒙塔尤》译成中文的要求,勒华拉杜里教授痛快地一口答应,在场的法国驻华使馆的文化专员齐福乐表示,愿意为促成此事提供少量资助,版权问题也由他负责联系解决。商务印书馆与拥有此书版权的法国某出版社达成协议后,要求中文版在18个月内出书。考虑到此书篇幅较大,内容有一定难度,而时间较紧,十分关心此事的法国史学会会长张芝联教授建议,由马胜利和我共同承担翻译任务。由…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点心愿尼达活佛我的本名叫尼达,1934年出生在一个叫普尔宗的小部落的世袭头人兼寺庙活佛之家。这个部落位于现在的比如县境内,属原三十九部族中的一个。我的寺庙叫桑塔本寺,属于本教教派。我家的世袭头人之位,原是清朝钦差大臣所封,缓印和册封文书至今完好...  相似文献   

17.
多一点欣赏     
亦夫 《世界》2004,(7):49-49
历史上凡是成就了一番大业者。多是心地坦荡、襟怀坦白之人。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是不是胸怀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欣赏他人。又是如何欣赏别人。一个人如果视同道是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他是伤疤我是花”,量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只有学会欣赏别人。才能为自己的发展提供“雨细鱼儿出,风轻燕子斜”般和谐的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殷毅 《炎黄春秋》2012,(10):92-93
皮学军同志收集了许多资料,撰写了《光明日报社的"反右"运动》一文(以下简称皮文,刊《炎黄春秋》今年6月号),其关注建国后重大历史事件的精神可嘉。希望他继续钻研,写出更好的文章来。作为光明日报的老人之一,对于皮文中与事实有出入的地方,我愿意提供一点更正,以免以讹传讹。一、当年报社没有"副社长"  相似文献   

19.
一天长一点     
我是一个在扩展疆域方面野心勃勃的小帝国,对新鲜的知识、品格的改进、情感的扩张我很有胃口。如果有一天什么也没干,我就开始焦虑。如果有两天什么也没干,我就开始烦躁。如果有三天什么也没干,我就开始抓狂。不行啊,不行了,我食不甘味睡不安枕,仿佛亲手杀了三个无辜的小孩。  相似文献   

20.
一点小商榷     
编辑同志: 贵刊1986年第3期所载《对王宪章有关史料的正误及补充》一文,读后颇受教益。作者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修正并补充了一些史料几成定论的地方,如王宪章的籍贯、生年及家庭情况,特别提到了他在贵州的革命活动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材料。但是有一点,笔者不敢苟同,即陈文认为王宪章曾参加了1906年12月科学会策划的反清武装起义,事泄受牵连而出走武昌。这在时间上是有矛盾的。武昌日知会是1906年2月成立的,据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所载,当时“王宪章……等皆与刘敬安同立大愿,分途进行”;五月日知会全体会员加入余诚组织的同盟会湖北分会,王宪章才成为同盟会员的。而按陈文之说,1906年的12月,王宪章尚在贵阳,他怎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