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县黄冶窑唐三彩玩具的艺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三彩玩具属于陶瓷雕塑艺术品。我国陶瓷雕塑艺术由来已久,从原始社会陶器生产开始,人们就以粘土为材料,在制作陶质器皿的同时,就开始制作陶塑艺术品来美化生活了。密县莪沟、新郑裴李岗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陶人头、陶猪、陶羊,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陶塑艺术品。仰韶、龙山、二里头和商周文化中,均有不少陶塑艺术品。到了秦汉时期陶塑艺术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始皇陵的兵马涌、汉代的舞乐杂技涌等。晋代青瓷谷仓上的堆塑人物、禽兽等,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瓷塑。不过这些陶瓷雕塑品都是作为生活器皿或明器出现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提高了,便出现了供人观赏的陶瓷玩具。巩县黄冶唐三彩窑址,是我国目前发现唯一  相似文献   

2.
甘肃出土的几件仰韶文化人像陶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至少可上溯到六千年左右的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时期。在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塑中,除去所塑的鸟兽等动物形象外,还有一件陶塑的人面,虽然表现手法比较稚朴简单,但这是仰韶文化的人们用雕塑形式来表现自己形象的作品,因此是弥足珍贵的。甘肃省东部亦有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址,近年来在这些遗址中出土了一批形象生动的仰韶文化的人像陶塑,这是研究  相似文献   

3.
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出土的一些人面陶塑,虽数量不多,但独具特色。文章研究立足于山东地区后李文化时期的人面陶塑,着重对造型特征、雕塑技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秦汉时代的陶塑艺术,在我国古代陶塑史上起着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作用.再现秦代军容的秦俑被称为“第八奇迹”,是世界古代写实雕塑艺术的不朽作品,而汉俑则在表现社会生活方面更为广泛,较多地注意刻画对象的神志,因而雕塑手法上出现了较为夸张的写意作法.要了解秦俑艺术与汉代艺术效果的不同,仅看其外表是不够的,不同的制作工艺也是应该加以探究的.  相似文献   

5.
《文物》90年第8期刊登了湖北天门河遗址群1987年的发掘简报,其中介绍了石家河文化时期出土的一些小型陶塑动物。这批出土的陶塑动物造形质朴、简洁,多是一些制作者当时所习见的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反映了一些古代先民朴素、写实的艺术创作思想。但遗址发掘者在文物的定名上有一失误,将一陶塑动物(天邓H7:31,图版3:5)名之为“陶象”然实际上它与同批出土的真正陶象(天邓H69:24,图版2:2)的造形相差甚远,很难说有什么相似之处。促成命名者称之为“象”的原因,很可能是其鼻端向前突出,较一般动物为长的特点。其实这正是(犭莫)类动物的典型特征。(犭莫)是一种中型草食性动物,足尾皆短,皮厚毛稀,鼻子向前突出(但比象鼻要短得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6,(9)
正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遗址群,便发现有距今约4600~4000年的猴形陶塑。1987年春季,北京大学考古系和荆州地区博物馆在该群邓家湾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一大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物。其中包括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造型丰富,有猴、鸟、鸡、猪、狗、羊、虎、象、狮、虎、鱼、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陶塑个体均很小,集中出土于窖穴之中,具有  相似文献   

7.
冯素阁 《收藏家》2003,(2):48-51
石湾素有南国陶城之誉,制陶业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考古材料证明,唐、宋已有艺术陶器的生产,真正的艺术陶器则盛于明、清,陶塑艺术享誉遐迩,习惯称为“石湾公仔”。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陶瓷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957到1965年,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陶瓷发展较快。1965到1975年的10年文革时期,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具有独特历史时代的“文革”石湾陶器,打下永不磨灭的时代烙印。成为博物馆和收藏家多方面现代文物收藏的主题内容。现就从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些文革石湾陶器,介绍其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出现虽然晚于日用陶器,但是,从雕塑艺术发展史来看,它乃是中国古代雕塑的前躯。陶塑艺术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出现,一直至唐代,不仅佳作连年问世,而且高峰迭起。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新石器时代直至汉唐的陶塑艺术,代表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主流。新石器时代的陶塑已颇具艺术魅力。夏商时代的陶塑艺术又有了显著的进步,以极其简练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日用陶器的造型。进入战国时期以后,由于厚葬风气的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便发生了变化,它从欣赏品衍变为随葬的明器,它的品种随之不断扩大,制作方法日趋丰富。因此,在战国、秦汉乃…  相似文献   

9.
陕西史前雕塑艺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雕刻艺术起源于旧石器时代,而陶塑艺术则产生在制陶术出现后的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虽然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处于原始阶段,但从近年来的考古资料看,雕塑艺术在此时已采用多种雕刻技法,雕刻对象广泛,包括人物、动物、植物及其他物品,已具较高水平。同时,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品数量又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是史前人类精神文化的组成部分。陕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和摇篮,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品不仅数量多、制作精细,而且时代相对较早。过去,对于新石器时代的陕西  相似文献   

10.
1980年秋天出土的江西高安窖藏二百多件元代古瓷珍品中,有六件元青花梅瓶婷婷玉立,风采迷人,令无数慕名前来观赏者为之倾倒,著名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称其为元瓷极品,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弥足珍贵,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和收藏价值。 梅瓶始于何代?目前尚无定论,但宋代开始常见,元、明、清各代均很流行,只是造型时有变化。而元代青花梅瓶则是各代梅瓶系列中佼佼者,在中国陶瓷史上独享“冰肌玉骨”之美誉,被海内外收藏家竞相追逐。 高安出土的六件元青花梅瓶造型一致,大小相差无几,胎质、釉色与制作工艺基本相同,只是装饰图案有  相似文献   

11.
冯小琦 《收藏家》2000,(9):20-25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有着友好交往的历史。一、中日文化交流与日本出土的中国陶瓷自秦汉以来,中口两国就有着频繁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国先进的物质文化——建筑、雕塑、漆器、织锦、陶瓷、服饰、绘画、书法等以及制造技术陆续传播到日本。唐代是我国陶瓷进一步发展时期,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瓷器品种更加多样  相似文献   

12.
黄晓蕙 《收藏家》2006,(9):47-50
在广东佛山祖庙三门前东、西两侧屋脊上,原陈设有两尊清晚期石湾窑陶塑神像——日神、月神,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祖庙时由石湾著名陶塑家黄古珍塑造的。近年为对文物进行有效保护,两神被拆换下来,由佛山市博物馆收藏。石湾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是我国陶瓷史上著名的民窑,形成于唐宋时期,繁荣兴盛于明清,流传发展至今。千百年来薪火不熄,世代相传,自成体系。产品在明代前以生产碗、盘、罐、煲等日用器皿为主,明清后因善仿钧釉及历代名窑产品而名扬天下,被称为“广钧”;因是陶胎,又被称为“泥钧”。石湾窑仿中有创、创中有新,尤其…  相似文献   

13.
《收藏家》2016,(9)
正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三"在古汉语中又有"多"之意。这些陶塑属唐代制品,又因色彩丰富,有翠绿、浅绿、蓝、黄、褐、白等多种色彩,故其称作"唐三彩"。也有观点认为早期出土的彩釉雕塑多呈红、绿、白三色,而有"三彩"之名。建国以来,唐三彩之名长期沿用至今,专业研究者则多以"唐彩色釉陶"之名称呼。唐三彩在唐代的盛行并予以大量制作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唐朝  相似文献   

14.
陶瓷雕塑的起源可追溯到陶器产生的时代,人们以最廉价和最易取得的粘土为材料,来描绘现实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陶猪、陶羊是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陶塑艺术品。晋代青瓷谷仓上堆塑的人物禽兽可称为最早的瓷塑,不过那是作为明器埋葬于地下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艺术水平的提高,出现了供观赏的瓷玩。宋代吉州窑就是颇享盛誉的生产瓷塑玩具的窑口之一。  相似文献   

15.
傅娟 《四川文物》2006,(4):75-80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综合比较,可以认为,四川、重庆汉墓出土的以吐舌为基本表情形态特征的陶塑造像,其出现受到早期佛教传入影响的可能性似可否定,也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其与楚地出土吐舌“镇墓兽”之间有明显的传承关系。这种文化遗存,或许与巴蜀地方流行的某种巫术形式有关。  相似文献   

16.
黄治唐三彩窑址出土的陶模具赵延利,孙校辉位于巩义市西北约4公里的大小黄冶村附近,沿黄冶河两岸,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唐代烧造三彩陶瓷制品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作坊遗址。建国以来,该遗址出土了数以万计的三彩陶瓷器皿,陶塑制品,建筑构件等残片和...  相似文献   

17.
周能 《收藏家》2007,(2):30-36
湖南是陶瓷的故乡。过去,学术界对我国制陶技术的起源问题众说纷纭:《中国陶瓷史》说:“早在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使用陶器”。由于湖南道县玉蟾岩洞穴遗址中出土了拍印编织纹等陶器,经鉴定,其相对年代,距今约一万四千年。这个惊人的数字,将“八千年”的历史提前了6个世纪。所以,湖南称得上是“陶瓷的故乡”!  相似文献   

18.
山东史前时期的陶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山东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通过世世代代的劳动,不仅发明了陶器,同时也创作出一些优美的陶塑艺术作品。据考古资料介绍,在距今大约8000多年以前的后李文化遗址中就有许多陶塑艺术品的发现,这些陶塑艺术品不仅形体较小,且造型简单,制作粗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东莞博物馆2003年2月26日在该市寮步镇上屯村响堂岭一座家族墓地中出土“大明年造”款“白釉贴花带盖瓶”一对。时值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史树青先生一行旅莞,经鉴赏后称道:“真想不到东莞博物馆还有这么好的东西……国宝、国宝!”并亲笔写下鉴定意见书云:“余与黎泰麟、张彦诸君来东莞博物馆。承示二月二十七日出土明代白釉贴花带盖瓶成对,叹为稀见之品,诚为我国陶瓷史上  相似文献   

20.
大连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概述王珍仁汉代陶俑在大连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屡有出土,其数量之多颇受考古工作者的瞩目。这些陶俑在制作工艺上有许多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而为研究汉代的雕塑造型艺术和地方历史,民间风俗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现将其有代表性的陶俑作以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