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历史>是我国从事世界历史研究的专业性重要刊物,对于我国世界史研究的深入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办好<世界历史>是历届主编和编辑部所有成员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国世界史研究者的共同意愿.  相似文献   

2.
繁忙而富有成效的2010年已经过去,充满热情和期待的2011年已来临!在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世界历史>编辑部向<世界历史>杂志的作者和读者致以衷心的节日问候!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祖国史>杂志创刊于1957年,原名<苏联历史>,依托于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史研究所,是俄罗斯/苏联历史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祖国史>杂志主编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梅杜舍夫斯基(А.Н.Медущевский)1960年生人,俄罗斯宪政主义政治哲学博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俄罗斯国家史、俄罗斯国家与法制历史、俄罗斯国家改革史、比较宪法.  相似文献   

4.
<世界历史>是我国世界史学界的一面旗帜,一块圣地,自创刊以来,为推动、发展和繁荣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做出了无可替代的重大贡献.任何国家的主流媒体、刊物都有其导向,<世界历史>作为一个国家级权威期刊,在政治导向上坚持弘扬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在学术导向上坚持组织研究一些具有较大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学风导向上坚持科学、严谨的治学作风.当前应重点组织研究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史学科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更广阔的世界,更深入的中国我们的杂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月开始,《华夏地理》杂志与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创刊已有119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期以顶尖的编辑品质成为世界期刊的典范,每个月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提供了来自地球、甚至更远的角落的信息与体验,那封面上的黄色方框代表着一扇探索的窗口,通往我们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6.
新发现的《永乐大典》残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程宇 《文献》2005,(2):157-170
<永乐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保存了我国十四世纪以前文学、艺术、历史、宗教等学科领域的丰富资料,后世失传的一些书籍,多赖是书保存,故学者们向来视之为辑佚的渊薮,从中抢救了不少珍稀文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大典>或遭失窃,或经焚毁,煌煌巨帙已所剩无几,分藏在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和藏书家手中."  相似文献   

7.
2001年,我曾给世界中世纪史年会提交了一篇短文<矮子丕平加冕疏证>,该文随后收入<中国世界中世纪史专业委员会会刊>第9期,并在<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正式发表.[1]文章不长,却存在着两处不确切的地方,现加以补正.  相似文献   

8.
何扬鸣 《百年潮》2002,(1):46-53
1935年5月4日,上海的<新生>杂志第2卷第15期上有一篇署名为"易水"写的<闲话皇帝>一文,这是一篇随笔,泛论包括世界上古今中外的皇帝,特别是那些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文章也涉及到日本天皇,它是这样说的:  相似文献   

9.
徐国利 《安徽史学》2004,(2):112-112
我读了<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一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此书真实、全面和生动地再现了新四军早期成长壮大的光辉历史;它也向人们打开了一扇窗口,向人们展现了那段伟大的抗日烽火岁月中许多业已为人忽略和遗忘的可歌可泣史绩和优良传统.它弥补了史学界对新四军研究、尤其是前期新四军研究的不足和缺憾.  相似文献   

10.
关于马克思对东方社会性质及发展道路研究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晚年停下<资本论>的写作,带病研究世界历史.除了<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外,还搜集了美国殖民主义统治的史料,探讨了俄国、印度等东方落后国家的村社制度以及西方国家如何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等问题.一些学者基于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的研究,将马克思的历史发展理论分为"史前社会理论"、"西方社会理论"和"东方社会理论",进而提出唯物史观只适用于西方社会,人道主义则适用于东方社会以及唯物史观理论早期和晚期的"对立".这些认识是错误的,事实表明,马克思晚年的世界史研究,特别是对东方社会的研究,不是在唯物史观面前的倒退,而是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欧美学者对古希腊城市的研究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对于与古希腊城市相关联的城邦问题的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中期.1957年,胡钟达先生在<历史教学>发表<雅典的民主政治及其阶级基础>一文,率先指出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对雅典城邦民主政制的决定性作用①,至20世纪80年代,在日知(林志纯)、刘家和、王敦书等前辈学者的努力下,中国世界古代史学界对希腊古代城邦史的研究不断深入.笔者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统计,自1985年至2003年,国内学者发表的有关希腊古代历史的研究论文约300篇,其中近1/3的论题是研究希腊古代城邦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②,专门研究希腊古代城市的论文、论著则较少.③.  相似文献   

12.
在<满族研究>杂志创刊25周年之际,十分感谢各位领导和学界各位友人莅临本次大会,更感谢诸位多年来对<满族研究>的关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杂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月开始,《华夏地理》杂志与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建立了正式的版权合作关系。创刊已有119年历史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长期以顶尖的编辑品质成为世界期刊的典范,每个月为全球数以千万计的读者提供了来自地球、甚至更远的角落的信息与体验,那封面上的黄色方框代表着一扇探索的窗口,通往我们的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特点至少有两个方面是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久已充分注意的:一是地域辽阔,二是历史久远.基于这两点,地域文化就产生了,并且同样源远流长.史书中早已有国别史,如<国语>、<战国策>,文学史上也早已有了"十五国风",正史中设地理志,也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单独为一地编撰的人物志,以敝乡而言,见于<隋书·经籍志>的就有佚名<兖州先贤传>一卷、崔慰祖<海岳志>二十卷、白衮<鲁国先贤传>二卷、佚名<济北先贤传>一卷、王基<东莱耆旧传>一卷.  相似文献   

15.
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在拿破仑军队占领柏林时他不顾个人安危发表的<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中.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张君劢以及青年党的李璜、左舜生等人对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做过一些介绍,但那时的介绍是零星的、不成系统的,只是到了"九·一八"事变后,费希特的民族主义思想才被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据初步统计,"九·一八"事变后,仅<东方杂志>、<国闻周报>、<时代公论>、<复兴月刊>、<教育杂志>、<再生杂志>和<大公报>等报刊发表的费希特<对德意志国民的演讲>之译文(节译或摘译)或介绍费希特之民族复兴思想的文章就达23篇之多.费希特民族主义思想的系统传入,促进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潮的勃兴.  相似文献   

16.
刘潞 《百年潮》2005,(11):36-42
父亲刘大年是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1982年日本文部省下令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事件,把他"逼"上了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路上.至1999年去世,他陆续写有三、四十万字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更参与规划、实施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建立、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的建立、<抗日战争史研究>杂志的创建,以及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7.
方北辰 《文献》1998,(3):44-53
西晋史学名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传世文献之,向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共为纪传体史书的冠冕.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对<三国志>的整理研究,早在南朝刘宋时裴松之注释此书即已正式开始.此后师祖者不绝,至有清一代形成洋洋大观.  相似文献   

18.
获悉<安徽史学>杂志即将迎来复刊20周年,我非常高兴,衷心地祝愿<安徽史学>杂志今后越办越好,努力成为全国一流的史学刊物.我在省社会科学院工作过一段时间,对<安徽史学>杂志有所了解,知道他们在较为艰苦的条件下,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播人类文明为己任,兢兢业业地工作,经过长期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并创出了一些既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全国影响的栏目,如徽州学研究、淮系集团研究、北洋皖系集团研究、陈独秀胡适研究等,为我省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马可·波罗是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旅行家,他的<马可波罗游记>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对东西方世界均产生过重大影响.<马可波罗游记>在13世纪一经问世,便在欧洲各国广为流传,但这部有着"中国情结"的著作,传入中国却是姗姗来迟.据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考证,中国境内对<马可波罗游记>(以下简称"游记")的介绍,最早见于1874年4月(同治十三年三月)<中西闻见录>第21号(北京同文馆编印)上映堂居士写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向达指出:"我国之研究马哥孛罗氏书者,以余所知,当以同治时同文馆人士为最先."他还说:"映堂居士不知何人,论中国研究马哥孛罗者,不能不以此君为先河矣."①此后,至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仍沿用此说,例如,<马可波罗介绍与研究>一书的编者余士雄即认为,映堂居士的<元代西人入中国述>是我国一百多年前发表的"第一篇介绍马可波罗的文章,有历史意义"②.  相似文献   

20.
张颂甲 《百年潮》2004,(8):38-43
拙作<我所了解的<大公报>>一文,在2002年第4期<百年潮>杂志和2002年第5、6、7期<传媒>杂志(连载)刊出后,陆续接到京、津、穗和香港的许多朋友的电话和书信,均肯定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大公报>的过去和"文革"期间北京<大公报>停刊的始末.但与此同时,也有同志提出北京<大公报>停刊后曾改名为<前进报>的情节.他们说,文中虽然提到北京<大公报>于"1966年9月被迫改名为<前进报>",但语焉不详,此中情况尚不被人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