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慧远是东晋后期南方佛教界最有影响的人物。他是继道安之后推动佛教流行于南方,并对东晋以来我国佛教及其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的佛教高僧。因此,对他本人及其佛教思想的研究,是探索中国佛教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前辈学者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1〗,本文仅从慧远佛教本土化的角度重新考察慧远对中国佛教的贡献。一释慧远,本姓贾,山西雁门楼烦人。生于东晋成帝咸和九年(334)。穆帝永和元年(346)离家随舅父令狐氏南适豫州颖川之许昌、洛州之洛阳游学,主要学习儒家“六经”和老、庄著作;永和十年(354)至太行、恒山,从著名僧人释道安…  相似文献   

2.
张煜 《古籍研究》2002,(4):128-130
庐山释慧远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荷兰学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中,称他在“诸多方面均成了启动下一个阶段中国佛教的关键,同时也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第一阶段中国佛教的最为彻底的终结”。这并不是夸大其辞。慧远所处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启功先生有一方砚,上有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先生取砚石之坚,勺水之净,将自己的书房取名“坚净居”。“坚”应为先生做人的风骨,而“净”则为先生一生的道德修为。  相似文献   

4.
欧阳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佛学大师,世人以其法相唯识学重之,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他继承杨仁山居士的事业,以注疏、校勘佛经和举办佛学教育为其志愿,创办“支那内学院”,影响极大;1921年在南京高师哲学研究会所作之讲演,比较全面集中地从认识论和宇宙观两方面通过批判哲学观点而阐述和发挥了自己的法相唯识学思想。大胆提出唯识、法相为两种学派的观点,尽管未能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所表现的不拘旧说、敢于创新的学风,则使他在佛学研究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在野鸭乡养马村境内,有一座建于三百多年前的寺院,名为东林寺。20世纪中叶,一位著名的历史学教授对这座寺庙进行研究后认为:“要考证贵州佛教史,东林寺是重要的一环;要理清禅宗在西南地区传播的脉络,东林寺是枢纽……更重要的是,禅院与避世的文人武将、士大夫阶层的联系,对诗文绘画、世俗哲理的影响以及明末清初政局的变化,东林寺都是值得研究的一座寺院”。  相似文献   

6.
妈妈姓杨,是北海著名商家杨文芳之女,识字懂文,本名秀珍,因父亲信佛,她也夫信妇随信了佛,法名“净宝”,是与父亲同属净字辈的法侣,后来户口本身份证上的姓名,是杨净宝。  相似文献   

7.
“东南”是一个方位名词,在我国历史上又指一定的地理和行政区域。据考,中国上古人民开始是持二维方位观,凡地理言南者,皆可与东通,东与南在一地理概念中。西周以后人们的地理方位概念已由四方位发展为五方位。因为中国上古文明中心都在黄河中游一带,中原地区人民认为自己的国家居于天下之中,故有“中国”、“中州”、“中原”、“齐州”、“冀州”之称,那么在中原东南方向的地土,当然就要被冠以“东南”二字了。 史书中最早用“东南”表示上述地理概念的是《周礼·职方氏》。其云:“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其利金、锡、竹、箭,其  相似文献   

8.
杨文会是近代著名佛学家,被日本学者誉为“中国佛教的中兴之祖”。他的思想对晚清思想界有着重大影响,梁启超曾说:“晚清所谓新学家,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  相似文献   

9.
慧远与陶渊明同一时代,共居庐山。慧远启佛教中国化之先河,庐山弘法期间,仰慕者无数,影响甚广。陶渊明归园田居之后,亦卜庐阜,恬然隐居,迹高清俗,为后世传唱。然此二人,一代表佛教,二代表儒家传统,在庐阜之地碰撞的火花甚少,慧远与陶渊明的交从过往在学界亦颇有争论。本文从陶渊明的诗文入手,大略考述慧远招陶渊明入庐山的一些证据,亦兼分析陶渊明在庐山佛教文化大背景浸染下,诗文创作的佛教倾向。  相似文献   

10.
大师的泛滥     
荆墨 《文史天地》2008,(11):1-1
“大师”一词,最早出自宗教界,以僧家为例,能荣登大师之榜者,莫不是佛学造诣高深、德高望重、能够普渡众生、甚至能拯生民于水火之人。即便如此,历代名僧大师也没出过几位。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师”突然以几何数量暴涨,“大师”一词开始走红媒体,大有肆虐之风。  相似文献   

11.
先秦时期葬具的装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卫红 《文博》2000,(5):17-21
生老病死是人们历来所不能回避的现实。《说文》:“人归为鬼”,鬼假借归音,体现了古人将“死”等同于“归回原处”的灵魂观念。这种观念指导生者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原则处理故去的亲人,也就出现了象征另外一个世界的起居处所──葬具。《说文·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葬具的质地一般以木棺为主,也有石棺、瓮棺和少量的金属棺;棺外的套棺为椁。随着这些葬具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在使用上逐步制度化,而其制作也日趋复杂讲究,葬具的外表装饰受到重视,这种做法其实是和地上居室建筑遥相呼应的。装饰的方法也同地上…  相似文献   

12.
汉白帝城位置探讨陈剑杜甫诗曰:“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杜诗所言“中巴”,当指以“江州”(今重庆)为中心的巴郡之地:“巴东山”,是指以鱼复(今四川省奉节县)为治地的巴东郡辖境内之山。而“白帝”,也就是蜚声海宇...  相似文献   

13.
1962年,英国著名佛教团体“西方佛教教团之友” 的主持人史他昆拉法师到印度参观访问时,在山城噶伦堡发现了一位精通显、密、禅、净诸宗特别是精通密宗的华人教徒,这位华人教徒就是湖南省攸县籍人士陈健民,他在此地闭关修行已有15年.倾谈之后,史他昆拉法师对陈健民先生在佛学理论方面的造诣和修行的毅力表示钦佩,决定把陈先生的修行经验及佛学思想介绍给西方世界.  相似文献   

14.
王瑞英 《神州》2012,(16):114-114
随着英语教学新思维、新概念的不断发展,我国英语教学方法由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向功能交际法转变。中学英语教学由传统模式一即以教师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教学新模式的转变。五步教学法的指导教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使之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姚培锋 《敦煌学辑刊》2009,4(4):157-167
隋唐时期越州佛教的发展以创立宗派和广泛进行佛学交流为主要特点,它改变了东晋南朝佛教由西向东单边传播的现象,代之以南北互动、东西交融的格局。在社会政治统一的前提下,高僧之间频繁的交往和弘法活动,成为推动越州佛学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扩大了越州佛学在全国的影响。越州与京师长安之间的往来,是南北两个佛教中心之间的一种交融。越州高僧的佛学成就和佛教宗派的交流、会通,反映了佛教文化认同的趋势,表明这一时期佛学发展的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16.
明中叶后,华而无实的文风渐滋日盛,以故时人每有文佞之议。在这样的情形下,同样以复兴儒道为职志的阳明心学承担起救弊之责,而阳明心学“心即理”主张下的“正心”所倡言的“师古人之心”的具体内涵也本质上暗合了散文载道传统。因此,若推本溯源的话,“师古人之心”比师古人之文无疑在学道的取资上更加勘进一步。而其对“文以载道”的影响自然不再像前代那样单纯地附道于文,实际上更要求道熔铸于心而自然流露。这样,具道于心而自然发抒之文,不论诉诸于何种内容,以何种形式表现,则文章必然充溢着道的气息而“莫非道之用也”。  相似文献   

17.
一位历史学家临终前曾忧心忡忡地说,“文革”是中国历史上的恶性断裂。其全部后果将持续地影响中国至少几十年……历史不会忘记他们──傅其芳、姜永宁、容国团乒坛三杰之死。傅其芳之死1968年4月16日,从国家体委训练局大楼里,抬下了一具尸体。这尸体魁梧壮实,但已经是遍体鳞伤。从面部表情看,生前的痛苦全然解脱了,也不像以往上吊的人那样吐着舌头,好像他是非常平静而又深思熟虑地去迎接死亡的。他躺下了.不失是一位汉子;他站起来更不失是一位英雄。他就是傅其芳:我国登上世界乒坛最高峰的重要设计师,男子团体、男子单打“三连…  相似文献   

18.
佛教从西汉时期传入中土,便一直潜移默化地在中土传播,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中国人吸收接纳以至成为中国人传统思维的一部分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由于各自的理论不同,佛教想要在中国扎根必须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在佛教传播的初期,它借鉴道家、道教的有关理论,把佛”、“般若”等佛学词汇比附为道”、“无”等,出现了玄学化的佛教,也““出现了一些有很高理论素养的佛教徒。  相似文献   

19.
论孟子"仁术"说对北宋儒医文化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仪明 《史学月刊》2002,(11):24-29
孟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对北宋时期儒医文化的发展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其中以“仁术”说最具代表性。“仁术”说见于《孟子·梁惠王上》篇 ,是孟子对“为仁之道”的阐发。随着孟子地位在北宋的不断升格 ,孟子学术思想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 ,医学逐渐被定名为“仁术”。孟子“仁术”说促进了官方对医学的重视 ,北宋诸帝无不提倡医学 ,使之成为行“仁政”的重要措施。另外 ,北宋尊孟一派的儒者 ,无不医儒互参 ,这也是孟子“仁术”说重要影响的一个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吕洪年 《古今谈》2005,(4):47-51,55
马一浮先生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这是周恩来总理生前作的评价。1958年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访华,周总理陪同来杭,专程拜会了马先生,并在其寓所合影留念。马先生因其在学说、诗词、书法、篆刻和佛学等方面的独到造诣,虽不求闻达,却声名远播。梁漱溟说他是“千年国粹,一代儒宗”;也有人说:“中国历史上之大学者,王阳明之后,当推马先生。”他应陈毅同志的邀请,解放后才出来担任公职,先后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以及第一、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委员,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