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长安"斗城"规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辅黄图》记载,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京城为斗城是也”。这是汉长安斗城的由来。长期以来,关于汉长安是否为斗城的问题一直争论颇多。多数学者认为汉长安城没有规划,根据不外乎是历史文献上没有直接证据,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决定了汉长安的修建没有规划。元代人李好文、近人贺业钜等都认为长安南北曲折的形制并不是汉人有意模拟天象,而是出于适应实际要求的必然结果。贺业钜在《考工记营国制度研究》中写道“西汉建都长安,开始也并无什么宏伟规划,  相似文献   

2.
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代长安外郭城街道及里坊的变迁史念海唐代都于长安。长安本为隋时都城。唐承隋制,踵事兴筑。其规模的宏大,为并世东西各国所少有。玄宗开元年同,韦述曾撰《西京新记》,记其崖略。北宋时,宋敏求撰《长安志》,其京城部分殆即因韦述所著而更为详瞻。再后到了清代,徐...  相似文献   

3.
杨东晨 《文博》2001,(4):62-68,80
东汉定都洛阳,长安虽降为京兆府,仍习惯称“西京”。东汉至北周,长安虽几经易帝,但它大部分时间仍为避难邑城或都城。此外,汉中、三辅、高奴、上郡还出现过不少农民政权、割据政权或夺取帝位时的临时都城。拙文试作以简要考述。  相似文献   

4.
元人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二《京城》“再筑京兆城”条有云:“……唐帝东迁,城郭萧条。许公韩建去宫城,又去外郭城.重修子城,城外古迹移于内。南闭朱雀门,又北闭延喜门、安福门,北开真武门,为今之安西府也。”此系记述唐末韩建改筑长安城事,所述与稍后的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上略同,而不及后者翔实。唯其中“城外古迹移于内”一语事涉韩建改筑后的唐末五代长安城的内部布局情况,而为《长安志图》所无,故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关于《类编长安志》所记“城外古迹移于内”一语,中华书局1990年点校本特别加了校勘案语:“当作城…  相似文献   

5.
秦咸阳城考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沛 《文博》2002,(4):30-36
秦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的都城。公元2001年,咸阳市举行了盛大的咸阳建城2350周年纪念活动。秦咸阳同汉唐长安一样,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秦咸阳城至今仍有许多问题,如秦咸阳究竟有没有城?如有,它在什么地方?关于这个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历来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6.
《文史月刊》2014,(8):F0002-F0002
<正>晋阳古城遗址晋阳古城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从公元前四九七年建城至公元九九四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水灌毁灭晋阳城的一千四百多年中,晋阳城规模宏大,军防体系健全,商业文化发达,俨然与长安、洛阳、开封等地并列为国内著名的大都市。曾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都城、北齐别都、唐北都以及后唐、后汉、后晋等六朝古都,有"龙城之  相似文献   

7.
长安怀古     
长安,一个让人振聋发聩的地名。长安之为城名,始于西汉。在此之前,长安为秦地名,属杜县长安乡,汉改为长安县。这一片地区原为西周都城丰镐之地,距汉朝建立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秦都咸阳与之毗邻,秦之兴乐宫就建在长安县内。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在建立西汉王朝后,曾一度欲建都于洛阳,后接受臣下的建议,移都关中,以秦兴乐宫旧址为基础,遵从周王城形制,兴建起了著名的汉都长安城。至前194年,经过三次扩建,增筑城垣,最终形成了后来的长安城。汉朝国势强盛,特别是汉武帝时代,经过文、景时期的休养生息后,屡屡发动针对匈奴的军事行动,开拓西域及中亚…  相似文献   

8.
两京古道考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洛阳和长安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建国伊始,便结成了一对姊妹城,东西相照,连袂起舞,演出了我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史。日本学者平冈武夫在《长安与洛阳》一书序言中说:“长安与洛阳这两个大都会,恰象一个大舞台,唐代的历史、文化中最大的最主要的场面,都在这上边一幕一幕的演出了”。其实何止是唐代,几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场面都在这上边演出了。  相似文献   

9.
西汉长陵、阳陵GPS测量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汉时期皇帝陵墓均位于都城长安附近,除文帝霸陵位于灞水西岸的白鹿原,宣帝杜陵位于长安东南的鸿固原外,其余9座均位于咸阳原上。咸阳原处于关中中部,东西40、南北3—10公里,此处土厚水深,地势高亢,北靠泾水,南临渭河,与汉长安城一水之隔,是理想的丧葬之  相似文献   

10.
汉长安城斗城来由再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社教 《考古与文物》2001,(4):60-62,84
西汉都城长安是一座不规则的城池,其城墙有多处弯曲,对此,历代学者都进行过解释,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当时的建城者有意依照天上的北斗星座和南斗星座,把长安建成斗城的形状;另一种则认为并非是当时有意为之,而是受地理环境和宫殿建筑在前、城墙修筑在后的影响,前一种观点在古代很盛行,现代学者则大多持后一种观点。无论是哪种观点,在具体解释时实际上都存在一些牵强,并非无懈可击。解放以来。  相似文献   

11.
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今西安市和平门外,距城四公里处的雁塔路南端。与唐代大明宫遗址遥遥相望。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繁荣,文化最为发达的城市。唐长安寺观之多,也居当时全国之首。据《唐两京城坊考》所记载,共有僧寺八十一,道观三十,女观六,波斯寺二,胡袄祠四。僧寺中以慈  相似文献   

12.
太原意为大平原,古称晋阳,创建于公元前479年,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由于隋唐两朝建都长安,偏居中国西北,在建国初期北有突厥侵扰,中后期又有边镇割据之忧,太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隋唐两朝的北大门,战略地位十分显赫。隋朝时,太原的地位仅次于长安和洛阳,成为全国第三大城市。至于唐王朝则不仅发祥于太原,且因晋阳有唐国之称,而把国号定为“唐”。唐代初期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隋朝末年,中国出现了大动荡的局势。在群雄并起、纷争天…  相似文献   

13.
吐蕃占领河西陇右之后,驻扎于西域的北庭、安西节度使与唐朝间隔绝不通,贞元二年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安西节度使郭昕遣使奉表假道回鹘到达长安,唐朝通过这条道路对安西、北庭实施有效管理。直到安西、北庭节度使灭亡,回鹘道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回鹘道西起安西、北庭与回鹘相邻的地区,经漠北到乌德犍山、回鹘牙帐,经参天可汗道到错子山,经过大碛到达辟鸟鹈泉,至唐朝塞城西受降城,历天德城、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和云、朔等州到太原,沿汾河经蒲关到关中,或者翻越太行山到泽潞到洛阳,或者经井陉关到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14.
本结合P.2748号书及有关史籍和地理志书,对大中二年沙州遣使中原的交通路线进行了合理的推测,进而勾勒出使节行走的大致路线。即沙州——瓜州(晋昌)——合河镇(戍)——百帐守捉——豹山守捉——宁寇军(居延海)——花门山堡——回鹘衙帐——鸊鹈泉——西受降城——天德军城——灵州——长安。  相似文献   

15.
现存西安碑林、建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的景教碑,是迄今所知第一部关于基督教传入我国的确凿史料。本文根据景教碑刻文,佐以我国有关史籍,综合诸家之说,通过阿罗本经丝绸之路于贞观九年(635)被迎入长安,及烈循海路于开元元年(713)到达长安,伊斯等自小王舍城于天宝末年(755)来华,探讨了中西交通情况;通过景寺分布,景僧人数和所任教职,探讨了自贞观九年至建中二年一百四十六年间景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传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台城辩     
我国古代都城,如秦咸阳,西汉长安,东汉魏晋北魏洛阳,隋唐长安,隋唐洛阳,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明南京,明清北京,其位置皆可认定,甚至尚存城垣宫殿遗址,经考古研究而得确指其处。北宋东京虽城垣宫阙无存,但地面尚有繁塔、开宝寺塔(铁塔)等,地下尚有州桥遗址,其范围方位,尚可大致判定。古都之中,唯有六朝建康城及其核心宫城即所称“台城”者,地上地下了无痕迹,至今仍然一团迷雾,不能确指。或者有指认现存  相似文献   

17.
经济的发展,对北宋东京(开封)城产生了重大影响。地处大运河中枢、水陆交通发达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使平畴沃野,无险可守,战略地位不如洛阳、更不如长安的东京城成为全国之都城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第一次把全国首都移出了西安、洛阳之范围;经济的繁荣、人口的增长,使五代和北宋统治者为适应城市经济诸因素发展的需要,分别对唐汴州(开封)城和后周东京城多次扩建整修;城内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春秋以来的封闭并实行宵禁的坊市制,变成临街设店的开放性的新型城市。城市的经济意义更加突出,进一步改变了城  相似文献   

18.
拜读 2 0 0 2年 6月 2 8日《中国文物报》上《唐长安外来译名“Khumdan”之谜》(以下简称“《谜》文”)后 ,不揣谫陋无闻 ,试就《谜》文中未举出之他氏著述所言 ,间附管见 ,略述于后 ,有当与否 ,伫候各方贤达指教 !1、7世纪 T.Simocatta书中之 Khoudan,并非指称长安《谜》文转述出此书中描写“长安”城景况 ,仅只“这座城市为马其顿的帝王亚力山大所建造 ,城市被两条大江河所断开 ,其高高的堤岸两旁环绕着柏树林”等 3句话 ,并未将该文这一节引全。而据杨宪益《译馀偶拾》(三联版 15 0、15 1页 ,1981年重印 )中《景教碑上的两个中国地名》…  相似文献   

19.
敦煌西湖汉长城烽燧遗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通讯发达的当今时代,生活在西北偏僻小城的敦煌人向北京或西安的朋友或亲人传递、咨询一条信息,只需要打一个电话或发拍电报,几分钟甚至几钞钟就可完成。可是,在遥远的汉代,边防哨所的戍卒,从玉门关传递敌情消息至京城长安(西安),可没有现在这么容易和轻松,  相似文献   

20.
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周武艺西安城墙是明初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年(公元1369),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起来的,是我国中世纪后期历史上著名的城垣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城垣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垣。城墙高12米,底厚15-18米,城顶宽12-14米,总周长19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