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经济 日本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间,经济呈高速增长的态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奇迹”.其发展经济的模式也成为各国竞相效仿的对象。然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低迷之中,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失业率不断上升,不良债权高居不下,出口急剧下降,消费明显萎缩和政府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20年间,两国关系一直发展顺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历史教科书编委会“为中心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成为中日友好关系的重大障碍.要破解这一障碍,笔者认为有必要同战败日本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现状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为了东北亚的安全与和平,日本应改变单方面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中韩日三国的市民运动也应联合起来,追求共同的安全、和平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20年间,两国关系一直发展顺利,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新历史教科书编委员”为中心的历史修正主义和历届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成为中日友好关系的重大障碍,要破解这一障碍,笔者认为有必要同战败日本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现状联系起来加以认识,为了东北亚的安全与和平,日本应改革单方面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中韩日三国的市民运动也应联合起来,追求共同的安全,和平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序言:问题的提起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景气恢复对策参见图1.从历史上看,日本经济成功地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挑战,实现了经济的软着落;另外,日本经济也成功地克服了“广场合意“带来的日元大幅升值的压力,1985年后一度经济增长率比之前提高,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日元升值景气期“.   ……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我国最大的援助国家,最大的投资国家之一.从1972年9月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贸关系总体来说发展顺利,但在不同时期日本采取的对华经贸政策是不同的,是不断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70年代日本对华经贸政策是以发展本国经济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80年代继承了70年代的对华政策,但政治色彩加浓;90年代采取不断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展望21世纪发展友好的中日经贸关系仍为日本对华的主导政策,但摩擦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学术界围绕“南京大屠杀事件”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到90年代,已经进行了三个回合的较量。尤其是随着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剧,承认或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已经不单纯是学术问题。本文拟对7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关于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论争,以及各派学者的论点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日本经济的复苏与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10多年间,日本经历了战后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泡沫经济崩溃后,为了恢复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推出过大大小小的经济对策不计其数,经历了多年艰难调整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延续了10多年的经济衰退和停滞终于结束,实现了经济的全面复苏。但另一方面,当前在日本经济增长和复苏的过程中,潜在的危机隐患依然存在,经济复苏是否能够持续下去仍然是个悬念,不能排除经济增长减缓或出现新一轮衰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有关日本经济体制的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热衷探讨的重要课题,人们愈加注意到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与其战前的经济体制关系密切,特别是其战时推行的统制经济,对战后型经济体制的形成影响深远。本文拟从战时统制经济与战后经济体制的连续性入手,以组织与市场的结合为中心考察战时统制经济与战后经济体制的关联。在经历了战时统制经济之后,战前与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在论述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特征时,我们又可看到以下种种观点。1967年《伦敦经济学家》杂志指出:“日本不是欧美式的自由…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的经济经历了从巅峰滑落谷底的巨大变迁,自从这所谓的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社会不景气持续至今。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很多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中国股市房价飞涨这些现象与当年的日本极其相似。在推进贸易自由化,资本全球化的同时,中国怎样做才能不重蹈日本的覆辙呢?客观的认识和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不断膨胀与崩溃,对于当今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惯性运动而不能自拔.其间,日本政府选择了扩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双松政策搭配,但其宏观经济反而是每况愈下,甚至积累了巨额财政赤字和超低利率.本文运用反常的IS-LM模型的分析,说明日本政府双松政策搭配失效的原因及对策.以上分析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也具有现实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与台湾的关系,是中日关系中颇为复杂的问题,其复杂性不仅涉及中日两国,而且涉及东亚以及对东亚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大国,影响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系统地了解和研究日本对台湾的政策,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当前中日关系的本质与大局。本文拟围绕战后日本对台湾的政策与演变,作一简要评述,旨在求教。自50年代以来,日本对台湾的政策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1.1952~1972年,为日台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阶段,双方关系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2.1972年到90年代初,为日台“断交”后的非官方关系阶段,其特点是在日台“断交”…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和发展,作为人生大事的婚礼,其文化载体和形式也在不断升级。对于建国60年婚俗的变迁,南京地区流行着这样两首“顺口溜”:“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文凭,90年代嫁高峰(大高个子)”、“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新世纪头十年特色婚宴个性特张扬”。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是我国最大的援助国家,最大的投资国家之一,从1972年9月恢复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经贸关系总体来说发展顺利,但在不同时期日本采取的对华经贸政策是不同的,是不断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国际形势的变化进行调整。70年代日本对华经贸政策是以发展本国经济为前提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向前发展。80年代继承了70年代的对华政策,但政治色彩加浓;90年代采取不断发展中日经贸关系的政策;展望21世纪发展友好的中日经贸关系仍为日本对华的主导政策,但摩擦会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4.
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有人形容日本从“西方经济优等生”,一下子跌为“劣等生”。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日本政府越来越感到“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所以,桥本内阁提出了“六大改革”举措,即经济、金融、社会保险、财政、教育、行政改革。...  相似文献   

15.
陈云 《日本学论坛》2005,(3):144-149
序言:问题的提起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景气恢复对策参见图1。从历史上看,日本经济成功地克服了两次石油危机的挑战,实现了经济的软着落;另外,日本经济也成功地克服了“广场合意”带来的日元大幅升值的压力.1985年后一度经济增长率比之前提高,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日元升值景气期”。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 90年代后 ,日本史学界出现了挑战传统观点的“现代日本经济体制源流论”、“总体战体制论”和“1 940年体制论”的基本理论 ,认为现代日本经济体制的三大特征虽然在战前已现萌芽 ,但是其最终形成是在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开展“总体战”时期。战时形成的“总体战体制”的核心要素一直延续至战后 ,构成了战后日本经济体制的原型 ,并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新亚洲观”与“亚太大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初以来,关于亚太经济区域合作及日本的作用的论述颇多,有各种各样的“圈”、“共同体”构想。作为这个地区至关重要的国家日本的意向,究竟希望出现何种形式的亚太区域合作,一直是令人关注的。日本在提出东亚区域合作的初期阶段,其姿态是以东盟为主体,不突出日本,仅限于经济、文化合作,并一再声明排除政治和军事内容。80年代后期,日本对建立东亚  相似文献   

18.
列宁指出:“19世纪末,特别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各资本主义国家拼命争夺殖民地,是外交史和对外政策史上众所周知的事实。” 19世纪70年代,新兴的日本,既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又是一个经济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产学官结合体制”是支撑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柱。进入80年代以来。这一体制又有了新的发展,“东北高智能小宇宙构想”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制造业在长期的不景气下,纷纷出现企业亏损、负债经营及设备投资迟迟跟不上等现象.同时IT产业也滞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加上社会高龄化等因素影响,使日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开始钝化.在以信息共享和标准化为目标的IT产业方面日本甚至落后于部分亚洲新兴工业国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