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佳 《史学集刊》2022,(6):53-61
元明易代后,元代实行的儒户制度与生员制度皆得以延续,但前者已经失去了圈定优免对象的功能,后者在明初扩大发展,成为基层儒士获得优免权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出现这种转变,是因为蒙元时期将儒学视为一种宗教文化,明代则将儒学提升为官方独尊的政治文化,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流动模式。明代调整基层儒士管理制度,刺激生成了一个新兴的,且具有较大开放性的儒士特权阶层,从而使14世纪以降的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衣冠户是学界讨论唐代科举制与社会流动关系的重要论据。一般认为,衣冠户是唐后期对由进士出身的官员所在户的专称,享有普通官员户所未有的免役权。会昌五年赦文、乾符二年赦文中有关衣冠户的申禁,被作为这一论点的关键证据。从制度演进的角度重新检视,此申禁是朝廷面对地方官吏构成多样化和赋役体系变化情况,对既有优免制度的补充。衣冠户的主体,是执行优免法令时享有免役权的品官户。相关申禁的目的,是将任职官府、无正式官人身份的前进士纳入衣冠户的范围,而将其他来源的非官人身份的职员排除在外。衣冠户的申禁与社会流动之间关系不大。它的出现,确定了以户作为差役的征免单位,是宋代官户制度的源头。  相似文献   

3.
许敏 《黑龙江史志》2012,(17):16+18
在明代,政府根据财产和人丁的多少量定户的等级,并按照户的等级佥派徭役。在徭役的佥派上,国家规定了很多不服或少服徭役状况称为优免。而专业役户在承担了某种特定的徭役之后,对于一般性的民役是可以优免的,只是根据规定,不同的专业役户,优免额有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4.
英国对高龄老人的社区照护注重生活照料服务、物质支援、健康支持和整体关怀;其社区照护具有政策引导政府出资,依靠社区,体系完整等特点。日本的老年社区护理包括机构护理和家庭护理。两国针对高龄老人的社会照护体系经过多年发展,注重发挥政府在社区照护中的主导作用,强化社区内部资源的整合,并打造专业的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齐悦 《文史天地》2022,(4):56-60
<正>田赋和徭役是明朝两大财政来源,中央政府为保证田赋征调,防止粮税不均,依照土地所有权和用途的不同,把土地区分为官田、民田两大类,除皇亲国戚及少数钦赐优免者外,均承担徭役。明代中后期以来,赋税严重不均。勋臣贵戚养尊处优却享有优免赋税徭役的特权,文武官员以官衔大小亦能优免赋税。即便如此,他们还想方设法投机取巧,徇私舞弊。  相似文献   

6.
张雷 《史学月刊》2015,(2):96-102
陈寅恪研究隋唐刑律制度,创获甚多。尤其在对隋唐刑律制度渊源考辨时,在繁杂的刑律变迁中匠心独具地勾勒出隋唐刑律制度的三大源头,打破了当时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诸多缪见。陈寅恪擅于用民族文化视野来研究隋唐史,由于这一研究视野要求紧扣种族、地域等对政治与法律影响最巨的核心因素,故能做到发前人之所未发,引领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大势与潮流。尽管陈寅恪并没有留下法律史学方面的皇皇巨著,但其倡导的学术研究应重"预流"之志以及精密考证与义理阐发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多学科研究视角的应用,均为法律史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在中国法律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在中国人民长达14年的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在安徽定远县,有一位71岁高龄的老人,率领一支4000多人的农民抗日军,于古稀之年举刀驰骋疆场斩杀侵略者,成为侵华日军口中闻之胆寒色变的"铁人"。山河破碎匹夫奋起1867年2月16日,方绍舟出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炉桥镇,系前清优增贡生。年轻时的方绍舟豪爽旷达、慷慨大义,诗词书法贯通  相似文献   

8.
这并不意味着老人会很快退出政治舞台81岁高龄的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下文称辛格)于2013年10月22日至24日访问中国。这可能是辛格最后一次以总理身份访华。因为2014年印度大选已拉开序幕,本届政府任期将要结束。老人退位、新人接班,印度政坛正处于这样一个新老交替时期。然而,与20年来执掌大权的高龄政治家们相比,此次登上政治舞台的多是较"年轻"的  相似文献   

9.
程绍昆  黄继阳 《纵横》2009,(7):12-16
最近,我们走访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原副主席贾亦斌。笔者访晤贾亦斌老人时,他已97岁高龄,但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现在仍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并且笔耕不止,撰写回忆录。老人晚年生活美满幸福,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在与我们的谈话中,贾老回顾了自己与蒋经国数十年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10.
一 1995年盛夏,北京甘家口增光路全国政协宿舍1号楼404号房间里,近90高龄的文强老人,接待了一位台湾来客。他自我介绍叫廖士骏,是廖宗泽之子。他交给文强老人一本日记说:这是近半个世纪前  相似文献   

11.
王春才 《纵横》2008,(3):24-25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马识途老人,虽然2007年已93岁高龄,但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话语亲切。他向我回忆起42年前在南充见彭德怀元帅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九十四岁高龄的刘斐章老人的回忆录《岁月——一个老艺工作的回忆》一书由湖南艺出版社出版了。刘老是一个离休干部,离休前是湖南省化局副局长。三十年代初他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时便投身革命,一直为革命事业工作到七十七岁高龄才离休。  相似文献   

13.
近日,记者怀着景仰的心情进走了叶刚老人的家中。叶老是一位历经坎坷、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如今76岁高龄的叶老是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河南省委副主任委员。面对采访,老人言谈晏晏地向我们讲述了他那历尽沧桑的风雨人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92高龄的郑超麟先生为本刊写的,年届88的老作家兼 编辑家楼适夷先生又亲自为其校订编改。两位老人对本刊如此支 持,反映了他们对广大读者的拳拳之心,我们谨在此向他们表示深 深的敬意与谢意。──编者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曾为一名普通烧炭战士——张思德写了一篇名为《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张思德因此家喻户晓。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兰州市静宁路一幢普通的居民楼里,我见到了当年张思德同志的老班长,86岁高龄的王保成老人。老人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记忆力非常好。王保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6月下旬的一天,东北抗联博物馆迎来了一位特殊观众。他身着军装,精神矍铄,在三位子女的陪同下,缓步进入展厅。这位老人正是曾参加过三肇地区地下斗争的一位革命者,已年近90岁高龄的闫世昌老人。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再次抚摸一  相似文献   

17.
现已85岁高龄的周学厚,退休前是四川石油管理局的化工总工程师,目前居住在成都市府青路立交桥旁的石油职工宿舍。本文作者第一次找到周老家中与之联系时,正逢老人生病住  相似文献   

18.
陶易 《文史天地》2013,(4):56-59
这些高龄高生之所以对科考孜孜以求,也许是他们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缘故吧。我国的科举制度从隋唐到明清,虽对考生有一定的身份或其他限制,如倡优、皂隶出身者和居父母丧者不许参考,但对考生的年龄从未有过任何限制。自唐代以来,高龄中举及第者历代皆有。尤其是在清代,高龄及第还被  相似文献   

19.
<正>1999年秋日,时值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世人心绪纷繁,展望与回眸相伴,欢乐与惆怅共生,历史学家尤然。9月2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中国社会科学五十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只见一位老人,用枯瘦的双手,捧着他的发言稿,在台上一板一眼地声言:"我是主张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的。"这位老人就是刘大年,此时他已84岁高龄,且重病在身。赢弱不堪的他,仍抱病  相似文献   

20.
余玮 《文史春秋》2005,(8):55-61
很难想象坐在眼前的是位94岁高龄的老人:体态微胖,鹤发童颜,圆圆的脸上带着亲切、慈祥的笑容,一身合体的装束显得他精神饱满,略带南方口音的话语,高亢有力,透着博学和深刻。老人听力很好,思维敏锐,对所提问题应答自如。尽管动作说不上迟钝,走路稳健,但关节的灵动性大不如前,向后扭头还有些吃力。于是,费孝通开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