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五、书画耀翁寿辰祝寿诗册页(图22)清康熙,绫本,十五开,每开纵26.5、横38厘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工部尚书王顼龄、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加一级张廷枢、礼部尚书加一级陈诜、经筵讲官起居注吏部右侍郎仍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汤右鲁、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蔡升元、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王之枢、经筵讲官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  相似文献   

2.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一七《争国本》载:(万历十八年)十月,吏部尚书朱纁,礼部尚书于慎行率群臣合疏请立东宫。”查《明史》卷一百二十《七卿年表二》:万历十八年三月至十九年五月吏部尚书是宋纁而不是朱纁。查《明神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九载:“(万历十八年十一月)先是序班刘文润以输银助边,调添注詹事府录事,大字士申时行等题:詹事府清华重地,虽守领官不宜以赀郎升除下吏部,改补别用。尚书宋纁以病乞罢,慰留不允。”查《明鉴》卷七,纲:(万历十八年)三月以宋纁为吏部尚书。目:纁前为户部五年,值四方多灾,酌盈虚,筹缓急,上下赖之,及移吏部,绝请托,奖廉抑贪,痛惩黠吏。于政府一无所关白,屡乞休,不允,卒官。查《明通鉴》卷六十九神宗万历十八年:三月改户部尚书宋纁于吏部,工部尚书石星于户部,命督陵工,工部尚书曾同亨回部官事。查谈迁《国榷》卷七十五神宗万历十八年:三月丙辰,宋纁为吏部尚书。以上所查材料完全吻合,万历十八年三月至十九年五月吏部尚书是宋纁,且《明史》有《宋纁传》,所以《明史纪事本末》卷六七《争国本》所列条中的朱纁应为宋纁,为谷应泰之误记。  相似文献   

3.
《清史研究》2021,123(1):42-51
明代吏部尚书孙丕扬行掣签授官之法,用于官员铨选之中,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吏部铨选制度的不足。清代在文官月选中沿袭掣签授官,并成为定制,掣签的时间、地点、对象与明代相比发生一定的变化,且为了防弊,增加了监察官员监掣、九卿验看、皇帝引见等一系列措施。为了能使人地相宜,清代又制定题补等其他选任方式,以补掣签授官之不足。掣签授官制度虽保证吏部掌握部分中下级外官选任的权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维护选官的公平,但却与量才授官、人地相宜的用人原则存在本质矛盾。  相似文献   

4.
宋代的文官选任,除两府至侍从官等高级臣僚由皇帝指定外,主要经由两类部门负责。一是由中书门下(政事堂)负责的“堂除”,一是由吏部经办的“部注”。后者负责处于官僚队伍中下层的大批常调官员,实际上包括吏部尚书左选(原审官院)与侍郎左选(原流内铨)两层等级。元裙元年(1086年)吕陶的一段话,大体上概括了这种情况:朝廷差除之法大别有三:自两府而下至侍从官,悉禀至旨,然后除授,此中书不敢专也;自卿监而下及已经进擢或寄禄至中散大夫者,皆由堂除,此吏部不敢预也;自朝议大夫而下受常调差遣者,皆归吏部,此中书不可侵  相似文献   

5.
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卷一九上《懿宗本纪》有云:“以吏部侍郎杨知温、吏部侍郎于德孙李玄考官;司封员外郎卢荛、刑部侍郎杨戴考试宏词选人。”(1975年版,第673页)同样的例子又见于同卷第675页:“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于德孙、吏部侍郎杨知温考官;司勋员外郎李耀、礼部员外郎崔澹等考试应宏词选人”;第677页“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归仁晦李当考官;司封郎中郑绍业、兵部员外郎陆勋等考试宏词选人”;第679页“以吏部尚书萧邺、吏部侍郎独孤云考官,职方郎中赵蒙、驾部员外郎李超考试宏词选人”。以上四例中的“以某某人考官”句,明…  相似文献   

6.
《北方文物》1989年第1期刊载唐统天同志《辽代尚书省研究》一文,其中论及参知政事。作者在分析《辽史》卷17《圣宗本纪》太平五年三月“枢密副使杨又玄[为]吏部尚书、参知政事兼枢密使”的记载时,得出结论说:“显然,杨又玄实际职务的迁升是由枢密副使升为枢密使,参知政事与吏部尚书均为加官散职。”由于参知政事一职,在辽朝南面官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故草此文加以辨析,同时亦就教于唐同志及其他辽史研究工作者。辽朝的参知政事不是“加官散职”。这一点,只要具体考察几件有关的史实,就完全可  相似文献   

7.
洪武十八年,国子监助教金文徵欲排挤国子祭酒宋讷,以宋讷年老、受贿等因告之时任吏部尚书的同乡余火气,余火气信以为真,遂以年高为由劝宋讷退官,事发为太祖所杀。余火气受诛,表面上看是朱元璋认为他身为吏部尚书“专擅威柄”。实际上,朱元璋此时正欲借宋讷重振国子监,余火气的举动,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想阻碍国子监制度的重建。此外,朱元璋废相后,统管官僚人事的吏部尚书是否滥用职权,又是朱元璋皇权防范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8.
张文德 《文献》2004,(4):169-180
《二度梅》是一部在民间颇有影响的清代才子佳人小说,书叙唐肃宗时吏部都给事梅魁、左都御史冯乐天、吏部尚书陈日升等人同权奸卢杞、黄嵩的忠奸斗争,并着力描写梅壁(字良玉)与陈杏元、陈春生与周玉姐这两对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9.
正《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五一〇元符二年(1099)五月乙丑条载: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章惇为金紫光禄大夫,大中大夫、知枢密院事曾布为光禄大夫,右正议大夫、守中书侍郎许将为右光禄大夫,太中大夫、守尚书左丞蔡卞为右正议大夫,守尚书右丞黄履为通议大夫,皆以诸路进筑要害城寨毕工故也。(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2145—12146页)自元祐三年(1088)宋代文臣寄禄官开始分左右。绍圣二年(1095)下诏仅保  相似文献   

10.
"乌布"是清代六部中标识司官职务名目的满语称呼,包括掌印、主稿、帮印、帮稿、管股等。掌印和主稿最先出现,并在乾隆年间形成掌印、主稿对所办事务负责的制度。嘉道时期,又出现帮印、帮稿、管股等一系列名目,乌布演化为一种与官缺分离的职位序列。官缺由吏部铨选,决定司官的资格、薪俸、待遇,乌布则由本部堂官任命,决定司官在部内的日常工作与所需承担的责任。清末新官制改革时期,又出现司长、局长、科长、股长、科员等"新乌布"。乌布进一步演化为一套新的职事官体系,与现代职官制度接轨。  相似文献   

11.
吴思 《炎黄春秋》2000,(11):75-80
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5年),孙丕扬62岁时出任吏部尚书。他的职责是协助皇帝,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将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明朝在名义上没有宰相,孙丕扬位居中央六部尚书之首,除了皇帝,他简直就是天下最大的官了。  相似文献   

12.
经筵是宋代为帝王专设的御前经史讲席,其名称的出现与制度的完备皆在北宋仁宗朝。目前学界往往以"广义经筵"泛指汉唐以来的讲经侍读活动,以"狭义经筵"专指宋代经筵。这种两分法既有对南宋人用经筵之名泛指汉唐讲经侍读的合理性及其适用边界认识的不足,在概念词源、划分标准、内容实质等方面也存在扞格。应放弃"广义经筵"概念的用法,恢复自北宋起就已存在的"帝学"概念,将汉、唐、宋的讲经侍读活动统称为"帝学"。从汉唐帝学到宋代帝学的根本变化,在于客观上严密的制度设定与主观上权力授受关系的不同,这两点变化集中体现于宋代帝学的核心经筵之中。宋代政治文化中,士大夫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经筵这一学术与政治互动的特殊制度形态得到加强和提升。  相似文献   

13.
《梁书·刘显传》点校匡补熊清元中华书局点校本《梁书》之《刘显传》述刘显之仕历,有云:五兵尚书傅昭掌著作,撰国史,引显为佐。(天监)九年,始革尚书五都选,显以本官兼吏部郎,又除司空临川王外兵参军,迁尚书仪曹郎。……出为临川王记室参军。建康平,复入为尚书...  相似文献   

14.
在宋朝经筵制度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学界以前尚未论及的问题。比如宋高宗南渡以后,出现了有经筵而不授经筵官的情况,还有重新以元祐时期的经筵官"翰林侍读学士"授人的情况。这是因政局动荡时期,朝廷制度建设不完备所致。此外,宋朝经筵官有职能分工之别,有任期,而经筵官的选任,还存在自荐、兼任的特例。  相似文献   

15.
一卷一六一(4387页)宁宗嘉定十三年七月,丙午,以任希夷参知政事。按,据《宋史·宰辅表》载,任希夷嘉定十二年二月庚戌自权吏部尚书除签书枢密院事;嘉定十三年七月丙午自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又检《宋史》卷三九五《任希夷传》载:“(任希夷)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据上可知,任希夷此除,当系自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而不是除参知政事。毕氏  相似文献   

16.
正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二十日夜,内阁首辅、太傅兼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病逝,皇帝给予这位曾经主持"万历新政"的帝师以崇高的荣誉,谥"文忠"、赠上柱国头衔、恩荫一子为尚宝司丞、命锦衣卫堂上官与司礼监太监护丧,归葬江陵!张居正去世时,内阁辅臣只有张四维与申时行、于有丁三人,不论是排序还是威望与资历,申、于二人都难以同张四维相提并论,于是张四维顺理成章地  相似文献   

17.
《文馆词林》保存的北齐后期皇帝除授官员职务的“敕”分为两类:一为“件授如右”敕,是北齐皇帝对吏部上奏官职拟选名单的批复,它是吏部铨选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二为以皇帝名义发布的除授官员职务敕,它与发诏授官同属官职除授的重要形式,但各有对应的官职除授范围。北齐后期皇帝发诏、发敕授官和“件授如右”敕,不仅与唐代“册授”“制授”“敕授”和“旨授”存在渊源关系,是唐代选授之法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唐代制敕授官文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陈宏谋,字“汝咨”,号“榕门”,是清朝初期的一个名臣。1696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今广西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1723年考中进士后,陈宏谋历任翰林院检讨、顺天乡试同考官、吏部郎中、浙江道监察御史、山西乡试副主考、扬州知府、江南驿盐道、江宁布政使事、云南布政使、天津分巡河道、江苏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二任甘肃巡抚、二任江西巡抚、湖北巡抚、河南巡抚、福建巡抚、四任陕西巡抚、二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二任湖南巡抚、署理湖广总督、兵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工部尚书、殿试读卷官、协办大学士、国史馆副总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李石曾,名煜瀛,以字行。河北高阳望族,清光绪七年(1881)出生于北京南城绳匠胡同(一名丞相胡同)。其曾祖李殿图,清朝福建巡抚兼署浙闽总督;祖父李濬通,清朝太学生;父李鸿藻,历任清朝工部、兵部、户部、礼部、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是显赫一时的晚清重臣。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无论是修史种类的多样化、修史制度的完善程度、修史机构的合理设置还是修史成就之高都超越前代。宋代社会氛围相对宽松,政治管控较为开明,经济文化繁荣,民众言论相对自由,这些因素为官、私修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史学编修在继承前代的同时,又面临复杂的政治、社会情况,史家修史观有了新的发展,如受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等影响,强化史学资治功用贯穿两宋始终;理学兴起,使宋代史家重视突出义理史观;党争政争以及皇权、相权对修史影响更加强烈等。研究宋代史家的修史观及其时代特征,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宋代史家秉持怎样的世界观、价值观、政治立场等进行史籍的编修工作,以及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朝廷政府意志对史家的影响等,也有助于更好地运用和鉴别宋代史籍、史料,正确把握宋代历史的发展与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