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观涛、刘青峰所著《观念史研究》定义"观念"为"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表达的思想"。所谓观念史就是观念的出现以及其意义演变过程。当然,"观念"和"观念史"本身也是一种观念,有其意义演变过程,因而可能有不同解释,此不论。这里仅以"人权"观念  相似文献   

2.
方志观念是从根本上回答方志"是什么"的问题,是对方志本质、属性及发展规律的概括认识。无论是从方志实践上看,还是从方志理论上看,方志观念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古往今来,人们对方志观念的表述主要有三种。最早出现的是笔事说,随之出现的是文本说,最迟出现的是事业说。笔事说观念流行于汉唐,文本说观念流行于宋至清,事业说观念流行于民国和当代。事业说观念迄今仍在继续丰富和发展,其中典型表述就是实现"六个转变"和"十业并举"。  相似文献   

3.
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有息借贷观念经历了革命性的转变。放贷取息从一种罪演变成一种在道德上不受谴责、在经济上有重要作用的行为。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新兴的资产阶级既有让利息合法化的强烈需要,同时也有足够的力量去摆脱宗教传统的束缚。因此,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对《圣经》和基督教传统进行了重新解读,认为利息并不与《圣经》绝对相悖。不仅如此,他们以经济利益为核心,创立了一种独立于宗教的评价体系,在这种评价体系中放贷取息成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可以说,这种转变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具有历史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与中国近代的民俗嬗变李占才民风民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方色彩,它是传统文化的积淀,但又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而进化的。近代中国,随着"洋货"的输入和"工业文明"的传进,"洋风"、"洋俗"便不可避免的"扑面而来",与传统风俗...  相似文献   

5.
婚姻是人们一直都在关注的话题,其重要性小则关系家庭幸福,大则关系国家兴亡。近代中国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婚姻观念也显现出巨大变化,新的观念冲击着人们对于婚姻的再思考,两性关系渐趋平等,婚姻自由观念不断发展,传统家长制下的包办婚姻被打破,这些对于推动男女平等、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松杰  练崇潮 《沧桑》2011,(1):139-140,150
传统中国陶瓷教育包括家庭式的教育模式和师徒传承的"传习所"式的教育模式。但到了近代,这两种模式面对陶瓷科技的变化,已无法适应中国陶瓷业的发展。面对这种局面,有识之士通过创办新型陶瓷教育学校来促进近代中国陶瓷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林建华 《史学集刊》2008,3(2):36-41
近代中国对西方议会制度的介绍和解读大体分为三个方面,即对议院(议会)进行的宏观介绍和比较;对议院作用和功能的探讨;对实施议院制度的具体设计.作为一种救亡的工具,议院对于上情下达、君民一心的独特作用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其宪政的本质却被忽略了,至多只是被认做皇权统治下的一个民意咨询机构而已.  相似文献   

8.
9.
1840—1949年,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思想变革频繁,受时代背景、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文物观念整体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奠定了后世文物、遗产观的基础。根据概念、价值、功能、所有属性以及保护、利用观念等构成要素的变化特点,中国近代文物观念的演变历程可分为继往、转型和现代化三个阶段,总体呈现出文物称谓逐渐统一,种类逐渐增多,范围逐渐扩大,由注重历史、艺术、经济价值转为偏重历史、科学价值,由传统的欣赏、收藏、交易等功能进一步发展出研究、教育、国家象征等功能,由私藏变为公有的趋势。同时,政府决策人员、知识分子、普通民众等不同社会群体在不同阶段的文物观念不尽相同,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1.
近代中国传统酿酒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业的命运究竟如何?五、六十年代,学术界曾经进行过一场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讨论,其中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结局问题,实际上就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业的命运问题。讨论中一些学者正确指出,“在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压迫下,中国手工业大量遭到破产或被迫改组,一部分被外国资本所控制,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但是,“对于象中国这样有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风云变幻,造就了思想界异常活跃、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并随时代变迁不断嬗变演进。有些思潮甚至风靡一时,影响甚大。不同的思潮流派持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它们之间往往相互冲突、相互辩驳,又相互作用、相互借鉴。经过历史和实践的证明以及人民的抉择,马克思主义思潮以极大优势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社会主义道德观也渐渐被全社会所认可和接受,成为引导中国社会价值走向和人民精神追求的唯一科学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西方婚恋观念的传播,中国人逐渐抛弃了旧有的传统封建婚恋观,树立起以爱情为追求目标,崇尚自由、平等、共同志趣的新的婚恋观念。这一时期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婚姻目的的变化、婚姻媒介的变化、婚姻决定权的变化、择偶标准的变化、夫妻关系的变化等五方面。  相似文献   

14.
政党是阶级的一翼。但有阶级的存在不一定就有政党。前资本主义社会——奴隶制和封建君主专制时代,绝无政党可言;数千年文明的古代中国也毫不例外。因此,政党观念更无从谈起。十七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轫,政党亦随之出世,政党观念遂以形成。观念,是客观现实在人们意识上的反映,它又影响和支配人们的行动。作为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教堂艺术的本土化嬗变,主要表现在建筑传统、民俗文化等对外来教堂建筑坐向、装饰与形式等方面。中国近代基督教教堂艺术的本土化嬗变,绝不仅仅是形式的变化,本质上是异质文化相互融合的必然结果。不同文化的融合取决于当地文化对外来文化的有目的有取舍的吸收,即能为我所用的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实生活、中国乡土民俗,必然要对外来的基督教文化和教堂艺术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崔俊 《神州》2012,(29):23-23
中国古代建筑的空间设计多体现为一种平面布局设计。这种体系建立在方位观念之上,所以说传统建筑空间被理解为一种具有方位感的结构空间。“五方”是中国最基本的方位观念,这种方位空间融合了传统的宇宙观、伦理观,并将建筑作为协调天、地、人宇宙万物和谐统一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古先民协调"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实践和认识为背景,从生产经验的积累、宗教信仰的流变和哲学思维的发轫等视角,追溯中国传统生态观念的源起。  相似文献   

18.
徐玲 《东南文化》2016,(1):15-19
近年学术界有关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研究的成果,主要有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革研究、近代文物价值认知变化研究和近代"文物"概念异同比较研究等。只是这类研究多限定于单一学科,多停留在对概念本身含义的阐释上,未能关注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历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此,应以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为整体考察对象,重新研究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史,重点关注中国"文物"概念的学术考证、欧美近代古物观念的形成及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近代中国文物观念变迁的时代语境研究、近代中国典型文物观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重新呈现文物作为物质的文物和作为文化符号的文物在观念上的多重面相,以使近代中国文物变迁史的研究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序列中,经学传统是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分支。因此我们从儒家经学尤其是今文经学的影响的角度来探讨近代社会历史观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道光、咸丰(公元1821—1861)年间,由于日益加剧的封建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双重冲撞,儒学发生...  相似文献   

20.
儒学资源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无疑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生成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但必须看到,无论是儒学资源,还是近代民族主义观念的生成环境,都相当复杂,甚至充满矛盾。就传统儒学而言,一方面,儒学的本土性、民族性文化特征及其所蕴含的“夷夏之辨”、“天下一家”等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