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崇祯十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年),岁在甲申。这是神州震荡的一年,也是明清鼎革交替之年。明清变革之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清军入关和清朝的建立,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斗争激烈,其间充满着权术与机敏,朝秦暮楚与反水,风云变幻,历史进程波澜跌宕。值此清军入关三百五十周年之际,撰写此文,申说浅见。(一)清军入关和清朝的建立是各种政治军事力量激烈斗争的历史结局崇德七年(明崇债十五年,1642年)四月,历时一年有余的明清松、损大战以明军的失败而告结枣。督师洪承畴被俘,宁锦镇将祖大寿投降,明军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已难于再…  相似文献   

2.
滕瑶 《满族研究》2002,(2):37-44
在明清政权交替之际,后金对明王朝形成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全面割据局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公开的政治、军事生死较量的背后,经济较量是决定后金政权命运的关键。本主要是论证东北边区经济,在失去中原经济依托时,努尔哈赤父子,在经济失衡的情况下,怎样为了弥补经济发展不足,解决社会成员生活困难,从而进一步为统一中原奠定物质基础方面,推行了具有时代特点的外贸经济政策,并获得经济效益,用以探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中原经济的互补性和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擅长贸易.努尔哈赤极其重视发展商业贸易,积累财富,为建立满族政权奠定了物质基础.满族政权建立之后,努尔哈赤发展国内商业贸易,满族经济初步形成.并得到发展.但努尔哈赤用极端的手段干预商业贸易,对广大汉族来说,这一时期的商业贸易是历史的倒退.皇太极继承皇位后,重视国内贸易同时,积极发展与周边朝鲜、野人女真、汉族、蒙古贸易往来.通过与朝鲜贸易,转嫁了国内经济危机;与明张家口贸易.不仅换回大量的物资,而且打开进入中原的通道;与蒙古贸易,间接换回中原的物质;与皮岛和野人女真贸易,增强了后金有生力量,并为后金进攻明朝剪除后患.皇太极从贸易中换回大量物资,拉拢了满、蒙、汉上层贵族,通过贸易达到他的政治、军事、经济的目的,为满族政权的巩固、进军中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满族入关前后的萨满教张树卿美丽富饶的东北大地,不仅哺育了勤劳、勇敢,智慧的满族,也孕育了具有其鲜明特点的民族文化──萨满教。萨满教在满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仅就满族人关前后的萨滴教变化,发表一下个人看法。一、满族入关前的萨满教满族入关前是指1...  相似文献   

5.
清朝开国时期,爱新觉罗宗族由普通女真氏族到享有特殊地位的封建星族,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满族建国初期封建化的过程。一、后会建国与爱新觉罗姓氏的出现关于爱新觉罗姓氏起源,众所周知的是《满洲实录》、《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开篇那段“得氏于天”的神话。近数十年,许多中外学者对其予以考证,其中有关先世谱系、迁徙路线等记载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但对努尔哈赤及其先世原以爱新觉罗为氏,则多持怀疑或否定态度。据清代官书所载,皇族始祖为后来追封为“肇祖原皇帝”的孟特穆(又作猛哥帖木儿)。朝鲜、明朝史籍中…  相似文献   

6.
晚清军人的经济状况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军人的经济状况初探皮明勇军人的经济状况是制约军队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晚清,这个问题曾经使清政府几度"黔驴技穷",不少官绅也为之大伤脑筋。从绿营炯薄兵疲到营勇索饷哗变,从魏源提出厚饷赡军到清末新军统一饷章的颁布与军人经济地位的显著提高,事情虽始终...  相似文献   

7.
关慧颖 《神州》2013,(13):14-14
清入关前,由于明清战争的影响和推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之间发生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后金(清)在统一东北各部的战争中,经常侵犯朝鲜边境,特别是在皇太极统治时期曾两征朝鲜,通过"丁卯之乱"和"丙子之乱"俘获大批朝鲜人口进入东北地区。与此同时,部分战败的明朝士兵和为躲避战乱的辽沈地区老百姓也都纷纷逃入朝鲜,对当时的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薛明 《清史研究》2012,(2):43-54
清在入关前后,虽曾尝试以朝鲜为中介将日本纳入其宗藩体系,但遭后者拒绝后,并未重演元代武力征伐之故事。此后直至近代,清只同日本保持在长崎一地的民间贸易关系,后者则始终游离于前者建立的东亚宗藩体系之外。清在入关前主要借助朝鲜提供的各种日本情报而形成的对日认识,及在此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以实用主义对待日本的态度,可以说是导致上述历史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很重视本国的仓储建设,而粮食储备又是仓储建设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本文仅就清入关前粮食的贮存方式、统治者对仓储建设的管理以及仓储对于备荒、救荒的作用做以探析,以求更加明晰地了解仓储制度在清入关前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清入关前宫廷筵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宫廷筵宴与等级制度严明的清中后期筵宴风格大有径庭,本从四个方面论述其异同。一、历史特色浓重的令节筵宴。从清太祖、太宗时筵宴看无繁琐礼仪的历史特点。二、政治特色突出的迎宾宴。清初御驾迎宴宾客及八族贝勒轮宴来宾的习俗使四方归顺。三、充满亲情味的家宴。突出表现清初宫廷中温馨的天伦之乐。四、具有军事联盟色彩的婚宴。满蒙汉联姻的婚宴促进民族关系改善。清初宫廷饮食化是大清国开创之初政治、经济状况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入关前的满族,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人本思想有明显的体现,一是在天人关系方面,既相信天命,又强调人的作为,尤其是帝王的作为;二是在统治与被统治关系方面,强调统治是主宰,但也重视被统治的基本权利,懂得“兵民是赖”,以民为本。人本思想的传播与实践,对内,凝聚了满族;对外,又是武力征服的重要补充手段,在吸引外族归附上起了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势族,一般是指封建地主阶级阶层中有权势的大姓。清兵入关前,辽东地区战争频繁,多种力量角逐激烈,辽东势族的向背,对辽东形势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发展不均衡,矛盾重重,争权夺利,纷争不止。为了解决矛盾,建州女真于家族内部、同时与海西女真、与蒙古、与朝鲜、与明朝边吏盟誓,达成契约,互相约束。盟誓在中国古代历史悠久,古代诸侯于神前立誓缔约,杀牲歃血,满族上层社会也十分盛行。努尔哈赤、皇太极利用盟誓牵制海西女真,完成统一女真大业;让诸位兄弟大臣等盟誓,加强统治,巩固皇权;特别是对朝鲜,从"兄弟之盟"到"父子之盟",为后金进攻明朝除掉后患;与漠南蒙古结盟,既扫清进攻明朝道路上的障碍,又增加了实力;与明朝边吏结盟,缓和矛盾,充实力量。努尔哈赤、皇太极在处于弱势之时,利用盟誓,与周边缓和矛盾、积蓄力量、发展盟友,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盟誓不失为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一种策略和智慧。  相似文献   

14.
中国祭祀祖先山陵礼仪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祭,以后相沿成习,清朝也是如此。清朝祭陵礼仪的雏形完成于清入关前。第一位行祭陵礼仪的君主是太祖努尔哈赤。皇太极时谒陵礼仪虽然没有定制,但基本形式已备。清朝入主中原,随着封建化的高度发展,各种封建礼仪日斟完善。道光东巡以后,清朝统治面临的危机日益加深,谒陵祭祖的仪典随着清王朝的日益衰落而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5.
清入关前满族宫廷音乐概说佟悦自后金建立至清朝入关前,是明末女真各部结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后,在新的基础上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初期阶段。在继承女真族音乐并融合其他民族文化中形成的满族音乐,也是从这一时期起步。由于后金(清)是以满族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故此...  相似文献   

16.
清入关前满族风俗,以进入辽沈地区后的满族社会为载体,是在明末女真各部于新环境下聚合、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它既保持本民族旧时代特征,又带有新文化模式影响的色彩,对研究民族习俗在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变异颇具价值。本文试对这一时期的丧葬风俗加以探索,以通过带有典型意义的局部,为深入认识满族早期礼俗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清入关前,由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佛教采取了尊崇的政策,佛教在满洲民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佛教文化也逐步融入到满族文化之中,并对满族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佛教成为维系和凝聚汉、满、蒙、藏等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纽带,客观上增强了各族人民对清朝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也证明了清入关前宗教政策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19.
一女真之先,出靺鞨氏,原是我国东北境内“白山黑水”一带的游牧部族。据《金史·世纪》:“旧俗无室庐,负山水坎地,梁木其上,覆以土,夏则出随水草以居,冬则入处其中,迁徙不常。”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政权;之后,完颜晟以锐不可挡的威力灭亡北宋,进而据有淮河以北的中国广大地区,与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对峙达一百二十年之久。金太祖三年(1119年)正式颁布了完颜希尹参照辽文、汉字创制的女真字,后称大  相似文献   

20.
清朝入关后以《时宪历》颁行天下,此颁历授时活动又有另一段"前史"。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后,曾启用汉人编写历书。皇太极天聪时代,常从朝鲜获取历书。皇太极称帝建元后,于崇德二年自行造历,以满、蒙、汉三种文字颁发臣属。崇德时代的清历,实基于明《大统历》之法编造,亦用"大统历"之名,故其汉字历书的内容与明历差异甚微,其间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各自的年号纪年。皇太极崇德时期的颁历授时之举,是民族政权建号纪元后,对王朝时间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