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任两广总督张鸣岐的儿子,张镈曾把父亲“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的感叹铭记于心,选择了被兄长称为无须依附于人及政治的建筑师职业。而当新中国成立,他从海外归来后,所主持的几项重大设计,偏偏皆与政治有关。在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十大建筑”中,有三项由他担  相似文献   

2.
《百年潮》2020,(4)
正陈登鳌是我国著名建筑专家、设计大师,他在建筑界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把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的建筑事业,他主持设计了1959年"国庆十大工程"之一的北京火车站等大量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翻开中国近代魔术史,有一位魔术大师可谓举足轻重.他学艺于上世纪20年代,红于30~40年代,建国之后成为新中国北派魔术大师.这位大师就是人称“十三刀罩子魁”的赵世魁.  相似文献   

4.
赵新先调查     
退隐江湖一年有余的赵新先不会想到,自己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方式竟会如此不堪——“逮捕”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11月20日,赵新先以“涉嫌渎职罪”被深圳警方逮捕。当年,这位被称为“三九教父”的人物,身上笼罩了无数的光环:“中国中药现代化之父”,“中国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人民解放军二级英模”、“中国经营大师”……弹指20年,人生拐了一个弯,赵新先又回到了起点——深圳,这个他艰苦创业的地方。不同的是,1985年他领着南方医院药剂科的一帮同事来笔架山下,是创业;而今,在看守所里,他和一群下属们闭门思过,在静待惩罚。赵新先一手造就了三九集团,目前看来,他或许将因三九集团而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5.
他不肯安静,总要发出一些"不受欢迎"的声音。张开济:原籍杭州,1912年出生于上海,1935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曾任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北京市政府建筑顾问、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1990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设计大师"称号,2000年获中国首届"梁思成建筑奖"。  相似文献   

6.
田雅婷 《神州》2012,(6):27-32
他是新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建筑与城市规划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是活跃在国际舞台的世界著名建筑与城市理论家。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然而,这位已经89岁高龄的建筑大师却异常谦逊:"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1944  相似文献   

7.
秦品端 《江淮文史》2003,(2):136-149
戴复东,我国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将军的长子,他没有子承父业成为将军,却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设计着各种建筑作品,也设计着自己的多彩人生……初次造访1989年12月14日,笔者利用参加学术会议,途径上海的机会,登门拜访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博士生导师戴复东教授。在此之前,我们已有书信往来,他曾寄给我有关他的资料。所以,虽是初次见面,却也不感到陌生,他热情接待了我。他寓所的几个门上分别写着“业勤轩”、“万斛珠斋”、“益壮室”及“推陈室”(厕所)等,表现出他的幽默性格。他谈起…  相似文献   

8.
在他的相机前,李光耀、基辛格、拉宾等许多世界名人留下了永恒的瞬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样评价他:“他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为历史写下了精彩的一页,为中美友好又搭起一座桥……”著名美学大师朱光潜为他的作品题词:“充实而有光辉谓之美。”他就是邓伟,一个和被他拍摄过的世界名人一样有名的中国摄影家。  相似文献   

9.
夏冬波 《江淮文史》2007,(1):116-125
张謇,近代著名实业家,他创办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在近代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曾说过:“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我们不要忘记四个人……轻纺工业不要忘记张謇。”吴长庆则是出身行伍的淮军将领,平定朝鲜“壬午兵变”的功臣。这样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有着深切的宾主之谊——张謇曾入吴长庆幕下长达10年,宾主相知相携,情义笃深。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在山西考察古建筑时,深邃富丽的晋商住宅院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当时的记录中写道:“这种房子在一个庄中可有两三家,遥遥相对,仍可以想象到当日的气焰,其所占地面之大,外墙之高,砖石木料上之工艺,楼阁别院之复杂,均出于我们意料之外许多”,“由庄外遥望,  相似文献   

11.
2006年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祭祀遗迹发掘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2008,(11)
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盗掘,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对被盗大墓进行了清理。2006年9月初,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位于被盗大墓(M2)西南20余米处的祭祀遗迹进行发掘,发现的主要遗迹有人祭坑4座、乐器坑1座以及灰坑6个。乐器坑为一东西向的长方形坑,坑内出土有铜镈、钟和石磬等器物。其中1件铜镈上还铸有铭文。乐器坑出土的铜镈、钟与宝鸡太公庙出土的秦武公镈及甬钟形制接近,年代应同属春秋早期。  相似文献   

12.
时序进入20世纪70年代,守在台湾孤岛上的蒋介石,也进入了他生命的晚期.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位著名军人政治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依然顽强、勇敢、无所畏惧,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凭靠这种品质和性格,在数十年的风云变幻中,他屡陷逆境,却常常能从逆境中脱身.而在70年代的斗争大漩涡中,他仍能走出逆境,紧握胜券么?一位外国传记作家评论说:“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其他军人政治家一样,蒋介石是个无所畏惧的人,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精神上都是这样.但他只是一个战术大师而非战略家.他的真正天才是善于搞政治阴谋.”因为有此致命的缺陷,蒋介石在其生命的晚期,所能完成的不是成功,而是自己的悲剧.他的悲剧,是他亲手编导的.永别大陆严格点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是在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在南京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史中,“使馆建筑”作为民国时期“国际式”建筑群的代表,一度引领了南京乃至全国的建筑设计潮流,是整座城市品位的象征,成为展示南京形象的一张精致的名片。包括使馆建筑在内的鼓楼区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在2005年3月,由《金陵晚报》社组织的“金陵新48景”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基督教大学建筑兴起“中国式新建筑”潮流,位于四川成都的华西协合大学创立“中西合式”建筑,拉开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复兴序幕。其主要建筑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十年间兴建落成,繁荣时期逾百幢,保存至今十余幢,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凝固纪念,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曾有一对夫妇,堪称“珠联璧合”,这就是乔冠华和龚澎。他们两个人相依相伴几十年,走过了战争年代,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又双双站在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大舞台上,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相似文献   

16.
他是当代最富于实验精神并在多个领域纵横驰骋的策展人和艺术家。他的表现令我们体会到自由和先锋的精神。他是“大声展”这个两年一度在各大城市巡回的大型设计艺术展的创办者和组织者:2009年12月,他出任“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成功地策划了荷兰建筑大师库哈斯与30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各界精英的马拉松对话;  相似文献   

17.
谭煌 《文史天地》2022,(11):38-42
<正>卢作孚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长江航运的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他在重庆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对川江航线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上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过程时说,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纺织工业的张謇。”(《青年一代》1982年第一期《状元改行》)  相似文献   

18.
世人多知汤炳正先生是四川师大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在学界享有“楚辞学大师”之荣誉;但同时他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语言文字学家,恐怕就鲜为一般读者所了解。其实早在三十年代,他就在语言文字学界颇富盛名,并大受其师章太炎先生的器重,被推许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见天津版《大公报)1936年6月17日)。1936年秋,他又被章先生创立的“章氏国学讲习会”礼聘为“声韵学”和“文字学”的教席。由此可见,当时他在传统语言文字学界的不凡影响。半个世纪来,场老在语言文字学上不仅厥功甚伟,而且还为中国学者赢得了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武汉大学美丽校园,有一座万林艺术博物馆,建筑造型好似一块飞来之石,降临中心湖畔,傲立珞珈山旁。2013年,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万林艺术博物馆由武汉大学著名校友、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出资1.2亿捐建,由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担纲设计。2015年落成开馆后,成为武汉大学新地标,跻身“武汉十大博物馆”行列。  相似文献   

20.
傅旭 《世界》2004,(6):10-13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我国经济学界最早研究当代非均衡理论的人。他所著《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一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他从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出发.提出了用股份制重新构造我国经济的微观基础的建议.为国内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提出股份制的学者之一.所以人们又戏称他为“厉股份”。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