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国江 《东南文化》2018,(6):64-64,65-68
双山汉墓即甘泉一号墓、二号墓,是扬州地区发现的两座东汉时期高等级墓葬。关于其墓主身份,学界有不同看法:一号墓墓主,或认为是广陵王刘荆家族中的某个成员,或认为是刘荆的王后;二号墓墓主,或认为是刘荆,或认为是东汉晚期的某一代广陵王。通过对两墓形制、器物的比对,可以确认这是两座东汉早期广陵王侯之墓;再结合文献记载和墓葬形制的细微区别来推测,一号墓、二号墓墓主分别应该是广陵侯刘元寿、广陵王刘荆与王后。  相似文献   

2.
王震 《东南文化》2023,(4):65-75
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共用同一封土,一号墓打破三号墓的墓道是表现夫妇合葬的一种特殊形式;两墓使用相同的丧葬模式,出有形制、大小、纹饰相同的器物以及普通生活用品,说明两墓主曾经长时间共同生活;从年龄鉴定结果上看,两墓主年龄相差可能不足10岁,说明两墓主可能为夫妻关系,而非以往认为的母子关系。马王堆一号墓和三号墓夫妇合葬墓的确认,既有助于理解三号墓的墓主身份,也可为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研究,以及解读其中蕴含历史信息提供了新视角,其意义具有广泛性。  相似文献   

3.
高句丽四耳展沿壶的演变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句丽墓葬出土的陶器中,四耳展沿壶的器形特征比较明显,且绝大部分属釉陶。其中器形完整的五件分别出于麻线沟1号墓、禹山下41号墓、三室墓、长川2号墓和山城下332号墓中;七星山96号墓和万宝汀78号墓中也出上残片。这七座墓,除禹山下41号、七星山96号和万宝汀78号墓为石墓外,其余四座皆为封土石室  相似文献   

4.
祁建 《文史月刊》2010,(9):22-22
<正>北京市东堂子胡同51号的沈从文故居将永远地消失了。1953年至1980年,沈从文住在这里。东堂子胡同有着近800年历史,是北京城中历史最悠久的胡同之一,也曾经是保存最完好的胡同之一。东堂子胡同49号,曾经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75号和77号曾经是蔡元培故居,吴阶平、林巧稚、丁西林等中国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也在这里。  相似文献   

5.
<正>抗美援朝时,我国农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捐献"中国农民号"、"爱国丰产号"飞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发起者,便是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的李顺达互助组。  相似文献   

6.
陈伟 《江汉考古》2012,(3):117-120,112
本文是研读清华大学藏战国竹书《系年》时,在释读方面的一些想法。如1号简"监观"应为一词;5~6号简中"王与伯盘"的"与"训为"亲"、"从",而不是连词;17号简"亡由"疑当读作"无胄";52号简的"莫"恐当训为"未"、"不",而不是"无人";91号简的"东母田"应读作"东海";101号简的""即"门",指攻打城门。  相似文献   

7.
秦俑坑内容的设置,旨在表现秦军的强大与战略、战术的精进,因而选取了军事生活中最为典型的例证。那么,1号坑是锋、翼、卫、本俱全,能够"回军转阵"的矩阵;2号坑是有"营"、有"练"的暂驻形式;而3号坑则象征"军幕"。古今中外战例都表明这是列队接战的一瞬间。  相似文献   

8.
<正>2002年9月,为配合湖北省孝(感)襄(樊)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核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枣阳九连墩1号墓、2号墓及所属车马坑进行了抢救发掘。九连墩1号墓墓主为35~40岁左右的男性,2号墓墓主为26~30岁左右的女性;1、2号墓等级均为"大夫",下葬年代约为公元前300年前后的战国中晚期,属夫妻异穴合葬墓[1]。两座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漆器,包括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及生活用具,许多都是罕见的珍品,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俄藏对Дx11638号文书进行了研读判定,认为是<春秋后语·秦语>的一个片断;并与Дx02663、Дx02724、Дx05341、Дx05784号文书拼接缀合,对照正史有关记载,作了订补校勘,力图恢复俄藏<春秋后语·秦语>佚文的原貌.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水下考古事业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20多年来,中国水下考古工作积累了相当的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支专业高效的考古队伍。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福建连江定海白礁一号沉船、西沙华光礁沉船,还有福建平潭碗礁一号沉船、广东南澳一号明代沉船、广东阳江南海一号沉船等都成功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地区开展的一系列水下沉船遗址调查,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1.
<正>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曾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尚书、南京吏部尚书、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去世后朝廷追赐太子少保,溢号“文简”,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黄佐(1490—1566),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希斋,一号太霞子,晚号泰泉先生,曾先后出任翰林院编修,广西学政、南京国子监祭酒、少詹事等职,去世后朝廷追赐谥号“文裕”。黄佐生活在明代风云变幻、国运多故的时期。正德朝的败政、嘉靖朝的乱政,  相似文献   

12.
《丝绸之路》2011,(21):78-78
近日,来到位于成都新会展四号馆与五号馆之间的雅安馆,“熊猫首都·生态天堂”的展示主题格外彰显——着力发展的光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清洁能源、低碳经济;川西交通枢纽建设、川西电力枢纽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3.
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青铜立人像试释黄家祥1986年7、8月在四川厂汉三星堆遗址先后发现两个土坑,一号坑与二号坑相距约30米。一号坑出土玉石礼器较多,同时也出土有青铜器;二号坑是以出土大型青铜器为主,同时出有象牙、玉石器等遗物。两坑内所出金、铜、玉、石...  相似文献   

14.
<正>弘一大师(1880-1942),僧。俗名李叔同,号息霜,又号圹庐老人。异名极多,初名文涛,改名广侯,又改名岩、岸、息、哀、婴或倾。39岁出家,释名演音,字弘一,号晚晴老人,别署笔名多至200余个,以叔同、弘一两名为最著。  相似文献   

15.
骑兵鞍马甲天下立射跪射冠古今──写在秦陵二号俑坑对外展出之际张涛一号俑坑是农民打井时偶尔发现的;二、三号俑坑是经考古勘探发现的,并在二、三号俑坑之间发现了一个未建成的土坑。1976年4月23日,考古人员在一号俑坑东端以北20米处又钻探出一个大型兵马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航段开展的水下考古:在福建平潭发现了装载五代越窑青瓷的沉船遗址;在福建连江、莆田、龙海、平潭、漳浦等海域发现宋、元、明、清各时期的沉船遗址;对广东"南海Ⅰ号"和海南西沙群岛"华光礁Ⅰ号"等宋代沉船遗址、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遗址以及平潭"碗礁一号"清代沉船遗址等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这些水下考古工作都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对海上丝绸之路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天水放马滩地图的版式方向与地图组合问题 ,存在四种不同的方案 ,虽各有收获但也都存在失误。在确立地图复原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六幅地图中 ,1、2号图为第一图组 ,版式为坚列北南方向 ;3、4、6、7号图为第二图组 ,版式为横列北南方向。第一图组反映了天水以上至散渡入渭处一段的渭河流域水系及地域 ;第二图组主要表现了今嘉陵江上游西汉水上源的水系地域。其中 ,3号图分水岭右侧水系与 7号图分别反映了渭河支流耒昔河水系 ,两组图由 3号图而接合为今天水地区的完全水系地域图  相似文献   

18.
热点网罗     
《南京史志》2022,(36):2-3
<正>完成任务!天舟四号撤离空间站成既定任务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现已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天舟四号转入独立飞行阶段。目前,天舟四号状态良好,后续将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天舟四号于今年5月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约6吨补给物资。  相似文献   

19.
游仙诗     
《收藏家》2019,(12)
<正>水墨纸本尺寸:31×583厘米题识:壬戌书于清真瑞图。钤印:张瑞图印此子宜丘壑中说明:《中国书画印鉴款识》P986页37号印、38号印。收藏印鉴:1、王鸿绪《云间王鸿绪鉴定印》:《中国书画印鉴款识》P114页30号、P113页2号印。2、孙星衍《孙氏伯渊》:《中国书画印鉴款识》P857页2号印;《丁末对策上第》:P858页10号印。3、吴湖帆《吴湖帆潘静淑珍藏印》:《中国鉴藏家印鉴大全》P304页。4、朱祖谋《小玲珑山馆》:《中国书画印鉴款识》P276页1号印。  相似文献   

20.
“建武三年候粟君所责寇恩事”释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物》1978,(1)
"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出土于居延汉代甲渠候官遗址编号第二十二号房屋内,共三十六枚(上文图)。出土时,分两部分捲在一起,1—20号为一束,裹在里面;21—35号为一编,捲在外面;36号出于附近。原编绳巳朽烂脱落,兹按原排列次序,个别的进行了调整,予以编号,并释文、标点如下。通假、错别字和必要的注释,写在括号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