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点评 油画《起航》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张国焘、李达等一大代表正在登船.在画面中,毛泽东处于构图的中心,身着蓝色长衫,肩挎包袱,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显得意气风发.这种安排和描绘使他成为人物组群的视觉焦点.压顶的乌云意味着山雨欲来,也暗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而远处东方的曙光,又与游船上的中共一大代表们融为一体,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黑暗与光亮,乌云的压迫力与代表们的坚强意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了革命的艰难和党的创建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二人结识在中共一大上毛泽东与李达(1890—1966,号鹤鸣,湖南永州人)认识开始于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上。一大召开前,邀请信及汇款是由二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分别寄出,各地的小组商议派出代表来上海开会的。一大会址  相似文献   

3.
《百年潮》2021,(4)
正"今或无人忆及李汉俊矣"。这是茅盾在李汉俊牺牲多年后缅怀他时发出的感慨。相较于"南陈北李"的佳话美谈,李汉俊这位茅盾口中"品性、学问实有足多"的马克思主义播火者、中共一大代表,知之者不多。李汉俊作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最初发起者之一以及筹组中共一大的主要联络人,其历史贡献如毛泽东签发的《革命牺牲工作人员家属光荣纪念证》中所写,"查李汉俊同志在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  相似文献   

4.
李曙新 《文史精华》2013,(12):16-18
作为一代伟人,关于毛泽东生平的史实已经受到了研究者们的详尽挖掘,关于毛泽东的传记著作和文章也可谓是汗牛充栋。可是,关于毛泽东在1921年夏参加中共一大期间到过杭州和南京的史实却鲜为人知,即便是相关专著也语焉不详。个别论著偶有提及,也不够一致和确切。例如,  相似文献   

5.
彭彬 《百年潮》2014,(1):80+82
美术点评彭彬的油画《遵义会议》选取会议闭幕后,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步出会场,与等候在门外的战士与群众相见时的情景。作者创造性地将原本较为狭窄的走廊拓宽,将毛泽东刻意安排在领导人的最前面,也居于整幅画面构图的中心,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刘少奇等人紧随其后。左侧的一组战士颇具戏剧化的造型,表达了红军战士对毛泽东的信赖和拥护。画面的主要光线从毛泽东旁边的拱形空间照射到走廊之内,也照亮了在场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暗喻了毛泽东的光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彭彬 《百年潮》2014,(1):80-80
彭彬的油画《遵义会议》选取会议闭幕后,以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人步出会场,与等候在门外的战士与群众相见时的情景。作者创造性地将原本较为狭窄的走廊拓宽,将毛泽东刻意安排在领导人的最前面,也居于整幅画面构图的中心,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刘少奇等人紧随其后。左侧的一组战士颇具戏剧化的造型,表达了红军战士对毛泽东的信赖和拥护。画面的主要光线从毛泽东旁边的拱形空间照射到走廊之内,也照亮了在场几乎所有的人物形象,暗喻了毛泽东的光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相似文献   

7.
刘园 《贵阳文史》2008,(5):4-12
毛泽东与李达都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作为大会的主要组织者和主持者的李达与湖南党小组代表毛泽东在会上由相识到相知,并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逐步形成了互相信赖的革命友谊。  相似文献   

8.
我党历史上的井冈山时期,是指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时期。在这段很短而又很关键的历史时期即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岁月里,领导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开辟了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井冈山红色政权,点燃了光照未来的星星之火,从而实现了我党历史上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具有伟大意义的转折时期。与此同时,井冈山的斗争筑造起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一座巍巍丰碑,锻炼出了以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我党干部队伍,孕育成了对中国革…  相似文献   

9.
《百年潮》1999,(10)
毛泽东在党的代表大会上,向全体代表们介绍自己的“老朋友”,只有一次。那是在中共九大全体会议上,被介绍的是河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纪登奎。纪登奎何以被毛泽东称为“老朋友”呢?说来话长。毛泽东在许昌发现了纪登奎先说说毛泽东的许昌情结。许昌小城位  相似文献   

10.
杨飞  彭如 《湖南文史》2012,(6):30-30
毛泽东在其数十年的革命征程中,先后发展了夏明翰、郭亮、蒋先云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么究竟哪一位是毛泽东发展的第一个党员呢?为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会议,"1921年6月29日下午6点,毛泽东和何叔衡一道在长沙小西门码头,趁着暮色,登上开往上海的小火轮"。这段历史,当时和何叔衡同在《湖南通俗报》工作的谢觉哉曾在日记里如是写道:"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偕)行者润之,赴全国○○○○○(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之招。"当时登船的除毛泽东与何叔衡外,还有毛泽东的好友贺恕。  相似文献   

11.
一、岁月峥嵘路漫漫1949年1月31日,北平故都和平解放,三大战役尘埃落定。一代伟人们纵横捭阖,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共和国黎明的曙光在东方闪烁。3月23日,毛泽东等伟人们满怀豪情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西柏坡,以其特殊的贡献定格于中国革命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据当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同志回忆,中央离开西柏坡时,留下曾三、刘火、孙炳文等负责将房屋、办公用品、日用品移交给当时的县政府,由他们负责临时看护。这样,西柏坡村东头那片由白色围墙围定的泥土房,作为历史见证在滹沱河畔保存了下来,成为中国著名革命纪…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三大把国民革命确定为党的中心工作,工作重心开始由中共一大确立的组织发动、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反对中外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实行“社会革命”,转变为组织发动、领导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在中共三大会议中经过激烈的争论,全体代表在坚持原则、充分行使代表权利和追求团结上趋于统一,对中国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意义有了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孙国维 《神州》2010,(4):54-57
新华社是国家通讯社,它与人民革命一起诞生,与共和国共同成长。从它建社开始便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共和国开国元勋们的悉心关怀。而真正形成国际新闻队伍则是在上世纪中叶,当时毛泽东发出关于“新华社应发展成为万人通讯社,要把地球管起来”的号召。  相似文献   

14.
80年前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许多岁月过去了,正当人们回首这段非凡的经历,准备重温革命先贤的丰功伟绩时,却发现众多的资料已经湮没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而难以寻觅了。 莫衷一是的大会时间 今年的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纪念日。然而,许多人也许不知道,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日子,即中共一大召开的日子,不是众所周知的7月1日,而是7月23日。 最早把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来纪念的是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经过长期颠沛流离的革命转战,中国共产党终于在陕北创立了一块比较固定的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胡学亮 《纵横》2011,(7):31-34
1921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出席会议的各地代表共13人,分别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陈独秀指派)。  相似文献   

16.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夺取长征胜利和努力实现中国革命由低潮向高潮转变的斗争中,取得的主要成就为:一是重新确立了正确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形成了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要内容的政治路线;二是组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坚强领导集体;三是促成了全党、全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遵义会议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道路。  相似文献   

17.
艾和欣 《神州》2014,(14):1-1
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史诗,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烙印,记录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毛泽东诗词在政治,文化,社会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意在通来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来研究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的当代价值。分析和研究毛泽东诗词中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宏杨爱国主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美术作品中政治态度的从古代的隐晦暗喻表达变成了近代尖锐明快的宣扬,从上层精英圈内部的小众流传成为了革命先锋对普通民众的大幅扩散。于晚清出现的宣传画,在救亡与革命为主题的时代被大力发扬,骤然成熟,顺势成为了最为政界重视的的宣传工具。艺术性与政治性的博弈,在五四运动后以宣传作品政治性的绝对优势胜出,在解放战争后美术作品的政治宣传性扩散向全国。中共宣传受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常以塑造新道德标准、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爱国热情为口号,以贴近农民审美情趣为风格吸引民众关注进行革命动员。本文试图展示近代美术与政治的关系,以解放战争期间的这一转折期的报刊为典型,对以上问题做出探索,并回溯近现代革命性绘画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一个俄罗斯的年轻人风尘仆仆来到上海,与另一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一起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这个年轻人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然而,会议进行到一半时被特务发现,代表们被迫转移,这个年轻人也匆匆离去。他就是尼克尔斯基,在以后的岁月里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成了一个谜──他的身世,他的情感,他的相貌,他的人生结局……1989年,俄罗斯远东研究所卡尔图诺娃博士撰文称之为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2013,(8):F0003-F0003
1933年11月下旬,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上杭才溪开展农村调查,撰写了著名的《才溪乡调查》,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才溪乡调查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