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语·季桓子穿井》辨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传统训诂学方法,对《国语·季桓子穿井》作了新的注释辨正,纠正了长期以来的误解,庶几可见其所记事情之原貌。  相似文献   

2.
刘湘如 《福建史志》2007,(3):《福建史志》-30-31,47
修志续谱,盛世之善举。此乃中华民族文化之优良传统。我省编修方志历史甚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有《瓯闽传》,可惜书已早佚,作者及年代均无考。东晋太乙十年(394年),晋安(今福州)郡守陶夔在任上修纂的《闽中记》,则是已知最早有确切年代与作者的福建地方志,可惜书亦不存。其后见于记载的还有南朝萧子开的《建安记》与顾野王的《建安地记》,唐朝的有林谓的《闽中记》、黄璞的《闽川名士传》,宋朝的有林世程的《重修闽中记》、陈傅的《瓯冶拾遗》等,然而也皆已散佚。[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两《唐书》之《卢坦传》均载元和八年西受降城为振武河所毁,因宰相李吉甫请,移兵天德城事。两《唐书》之《宪宗本纪》又记元和七年振武河毁东受降城事,又据宪宗《实录》相关记载,此本为二事,但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三八唐纪五五元和八年条却将两事混为一谈,其《考异》曰:“三者不同,莫知孰是。”以致混乱。经本文考证,确认两《唐书》记载不误,并理清了事件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对《考异》的模糊认识进行了辨证。[  相似文献   

4.
沈利斌  赵俊芳 《古籍研究》2000,(1):19-21,70
所谓两“逸”分别指《尚书·周书·无逸》篇与《国语·鲁语下·公父伯之母论劳逸》篇。其中《公父伯之母论劳逸》是后人据义所加标题,非《国语》所固有,本为方便起见,省称《论劳逸》。此两颇有共同之点,故可对读比较。其一,两都是长对晚辈的告诫辞。《尚书·无逸》是周公  相似文献   

5.
杨军 《古籍研究》2001,(3):16-18
1、收国二年,高丽遣蒲马请保州。按《金史》卷2《太祖纪》,天辅元年“八月癸亥,高丽遣使来请保州”,或疑此条当在天辅元年栏内(中华书局标点本《金史》卷60校勘记(2))。天辅元年即高丽睿宗十二年,但《高丽史》卷14《睿宗世宗》睿宗十二年无请保州事,而十一年八月“庚辰,金将撒喝攻辽来远、抱(保)州,二城几陷……王乃遣使如金请日:‘抱州本吾旧地,原以见还。’金主谓使者日:‘尔其自取之。”’此当为收国二年事,系于本年无误,唯无系月,当在是年八月以后。  相似文献   

6.
刘湘如 《福建史志》2007,(3):30-31,47
修志续谱,盛世之善举。此乃中华民族文化之优良传统。我省编修方志历史甚早,最早见于记载的有《瓯闽传》,可惜书已早佚,作者及年代均无考。东晋太乙十年(394年),晋安(今福州)郡守陶夔在任上修纂的《闽中记》,则是已知最早有确切年代与作者的福建地方志,可惜书亦不存。其后见于记载的还有南朝萧子开的《建安记》与顾野王的《建安地记》,唐朝的有林谓的《闽中记》、黄璞的《闽川名士传》,宋朝的有林世程的《重修闽中记》、陈傅的《瓯冶拾遗》等,然而也皆已散佚。  相似文献   

7.
《化州市志·人大·政府·政协》三章志稿,将近84000字,其中“化州市人民代表大会”章,设6节19目。21500字;“化州市(县)人民政府”章,设4节11目,48800字;“化州市(县)政协委员会”章,设3节14目,12600字。总体而言,这三部分志稿的思想观点正确,篇目结构基本合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墨子提要》称《墨子》“尚存六十三篇”,与宋《中兴馆阁书目》所称“六十一篇”不合。实则《四库全书》本《墨子》旧文仅存五十三篇,另十篇纯属子虚乌有。不仅今传之明清诸本如此,即使在宋代也是一样。《总目提要》因误解《墨子》阁书提要所言“此本所列篇数……与《汉志》合”以及《中兴馆阁书目》所称“自《亲士》至《杂守》为六十一篇”之原意,遂妄生出一个“六十三篇”的本子,而其所推比宋本反增二篇之故亦成无根之谈。  相似文献   

9.
《本纪》开头即云:“项籍,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汉书·项籍列传》字大体同。  相似文献   

10.
祝秀权 《古籍研究》2000,(1):71-71,37
《郦风.君子偕老》一诗,古今各家解《诗》大多以为是讽刺卫君夫人宣姜之作。究之,其根据有二:一是毛《序》:“《君子偕老》,刺卫夫人也。夫人淫乱,失事君子之道,故陈人君之德,服饰之盛,宜与君子偕老也。”二是本诗首章末二句:“子之不淑,云如之何?”解谓此二句指斥宣姜德行不善。  相似文献   

11.
《史记·游侠列传》的文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是笔对中国侠化传统所做的系统阐释之一,特别揭示《史记》在这一传统形成发展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汉书·五行志》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首先是为自然科技史研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原始材料;其次是为汉代思想史研究提供了宝贵材料;其三是《五行志》所创立的编撰体例和方法对后世文献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小雅·都人士·诗序》所言与《札记·缁衣》第九章在文字表述上极其相近。本文分析对比了与之相关的五条传本与简本文献资料,通过考证,认定今传《礼记·缁衣》中该资料保存了先秦七十子或其后学所记原貌,其写定的时间下限当在先秦。同时,本文在对《诗序》与《记》的关系,以及简本与传本《缁衣》关系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都人士·诗序》应在今传《礼记·缁衣》定本后作了进一步的整理,其转抄《缁衣》的时间并不一定是汉代,有可能在先秦就已完成。  相似文献   

14.
舒迅 《世界历史》2001,(1):125-125
《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183;历史学&;#183;世界历史卷》(上、下册),同该文库的《中国古代史卷》、《中国近代史卷》、《史学理论卷》一起,于2000年9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内容十分重要,其中《邦风》部分的竹简编次和注释都有不当之处。本文是在订补的基础上对孔子论诗的体例及部分内容作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象征思维是《周易》古经的主要思维方式。同一事物具有多向多重象征功能。传统上从鼎是国家之象征的角度解释《鼎》卦及“鼎新”之义的发生与《鼎》卦本义不符。鼎之本用是一种烹饪器具,古代化中烹饪器具、食物、饮食行为等皆曾象征、隐喻“性”。作在对《鼎》卦中的隐喻、象征意义进行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对全卦进行全新的诠释,认为《鼎》卦本义是围绕男女婚姻性生活的占筮,其中以“鼎颠趾,利出否”隐喻停妻纳妾,因之发生“鼎新”之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闻一多先生的高足,何善周先生认为闻先生对《诗经·凯风》的理解不够准确,所以,特嘱托李思乐先生撰成此文,为闻先生《七子之歌》的小序做些补正。  相似文献   

18.
刘秉忠为有元一代名臣,有《藏春乐府》词传世。唐圭璋先生主编《全金元词》收录其作 81 首。其中有不少错讹之处。另据元人熊梦祥《析津志》补录其佚词一首。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新疆楼兰等地发现了大量古代写本文书,引起了中外人士的关注,经过几代学者的研究,蔚为一门“敦煌学”。在古代写本流传、收藏的过程中,有些好事之徒乘机干起了造假的营生,遂有一些赝品混同真迹。这里,仅就《三国志·吴书·步骘传》写本残卷(图1)为例,从书法形态的角度探讨其真伪,兼谈鉴定古代写本真伪的方法。此卷作楷书,现藏甘肃省敦煌研究院,编号“敦研二八七”,敦煌研究院编《敦煌书法库·2》(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  相似文献   

20.
张启成先生作了《<关雎>兴义述评》一文,不同意《毛传》、《郑笺》及朱熹《诗集传》对雎鸠的解释,也否定了闻一多"关雎是女子的象征"这一说法。张先生认为:雎鸠乃猛禽,在河洲是为了食鱼;食鱼是娶妻的隐语。本文试图从原始生殖祟拜的角度探索"鸟和鱼"隐语"男和女"的最初根源,以期进一步证明张先生的观点确凿无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