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儒家文化中"仁"的思想视角探讨中国竞技体育的"海外兵团",认为"海外兵团"这一现象从客观上体现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一些体育项目在世界其他国家的普及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中国而延伸至世界各地。就广义而言,中国的海外移民(亦即华侨)及其对侨居地的开发建设,促进中外友好关系、交通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成为“海上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上丝  相似文献   

3.
唐天宝年间通往西域的陆上丝绸之路中断,海外贸易成为唐朝与海外诸国进行商贸往来的主要渠道,中外经济交流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转移,这种形势为福州与中原文化交流和海外贸易的大发展创造了空前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使福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并与广州、扬州并列为唐代三大贸易港口。  相似文献   

4.
五.中外文化交流碑刻 有关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碑刻,宋元时期也有不少.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保存有一百多方有关泉州的伊斯兰教石刻,这些石刻大部分是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宋元时期泉州为中国对外贸易大港,唐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人、波斯人来泉州传教、经商,有一部分人长期居住泉州,后来形成回族.  相似文献   

5.
张晓旭 《南方文物》2008,(3):139-144
五.中外文化交流碑刻 有关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碑刻.宋元时期也有不少。如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保存有一百多方有关泉州的伊斯兰教石刻,这些石刻大部分是有关中外文化交流的。宋元时期泉州为中国对外贸易大港,庸初伊斯兰教传人中国.随之而来的是阿拉伯人、波斯人来泉州传教、经商,有一部分人长期居住泉州,后来形成回族。  相似文献   

6.
林珏 《郑和研究》2009,(4):63-63
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理事、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王介南教授应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下属五洲传播出版社之邀撰著的“中外文化交流丛书”之一《郑和下西洋》,2009年12月将以中、英两种版本出版。这套丛书共10本,拟作海外孔子学院汉语教学、中国文化辅助教学资料之用。  相似文献   

7.
定为日本国宝的中国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落在海外的中国文物数以万计,它们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对定为日本国宝的中国文物作了扼要叙述,对部分在日本的中国文物作了重点介绍,同时论述了中国文物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广州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早与国外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口岸。有不少游学海外归来的画家聚集在这里,他们大胆融合西洋画法,革新国画,形成一种独特的画风,称为“岭南画派”。偏居广东的岭南画家虽然人数上不足与“海派”、“京派”相匹敌,但他们以“折衷中外,融合古今”为宗旨,在提倡革新中国画和推动新艺术运动的过程中,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尽管人们对岭南派褒贬不一,但它毕竟以崭新的面貌雄立于中国画坛,以它独具神采的风格给中国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笔者实地考察,东南亚至少有15个郑和寺庙和近30个有关郑和的传说。它们反映了早期南洋中国移民的生活状况、他们与当地妇女的通婚、华侨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华侨华人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的桥梁作用。东南亚华人纪念郑和活动的特点是“四个结合”,即将纪念郑和与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吸收定居国文化相结合,与宣扬祖籍国和定居国的友好关系相结合,与发扬华人创业精神相结合以及与争取华族正当权益、促进族群和睦、繁荣当地经济相结合。虽然郑和在东南亚影响很大,但海外对郑和的了解仍十分有限,因此,在海外全面、深入地介绍郑和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3月 2 1日 ,由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中国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小型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侨联机关举行。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博士研究生郑一省做了主题发言。他从华人与中国对东南亚政治体制的影响、华人与中国—东南亚科学和生产技术交流、华人与中国—东南亚宗教信仰交流、华人与中国—东南亚语言文学交流、华人与中国—东南亚其他文化方面的交流及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前景六个方面 ,就华人在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中的角色进行了探讨。他认为 ,华人移居东南亚 ,与当地人民生活在一…  相似文献   

11.
16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吴志良16世纪贯通欧亚新航路的发现开创了中西交流的一个历史新时代。在这个海外殖民、文化交流和侵扰掠夺相辅相成的发现新世界过程中担负着关键性先锋角色的葡萄牙,早期是如何看中国的呢?其较完整的中国观又是怎样形成?本文试图寻找出若干...  相似文献   

12.
十六世纪葡萄牙的中国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志良 《世界汉学》1998,(1):150-161
十六世纪贯通欧亚新航路的发现.开创了中西交流的一个历史新时代。在这个海外殖民、文化交流和侵扰掠夺相辅相成的发现新世界过程中担负着关键性先锋角色的葡萄牙,早期是如何看中国的呢?其较完整的中国观又是怎样形成?本文试图寻找出若干历史轨迹,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对外贸易中广东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它的省城(即今天的广州)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换句话说,它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前沿阵地。贸易往往伴随着的是文化交流,而且是双向的。当外国人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各种中国特色器物的船只从黄埔港出发销往海外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各种思想和技艺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广东珐琅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工匠学习外国工艺基础上再创造的精华,是中外手工艺术碰撞  相似文献   

14.
佛经文献与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经文献是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在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中占有独特的位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佛经翻译对古代中外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传承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内容;对佛经文献的需求推动了中外佛教文化的交流,通过中外僧侣往来和各种途径,使佛教文献大量流向海外,对我国与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佛经文献经历代抄录刊刻,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它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籍制度的演化、文献的版本和目录的类型提供了佐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图书事业的发展;佛经文献与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对佛经的大量需求的驱动而发明了印刷术,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使佛经文献与印刷术技术一起向海外流传。  相似文献   

15.
十五世纪末是世界航海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非洲好望角绕航成功,美洲的发现和欧亚航线的开通,使中西交通愈加便利,直接促进了东西方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1552年10月耶酥会主脑之一沙勿略搭乘葡萄牙商船前来中国,揭开了西方传教士在华传教的序幕。这次传教与唐时是教、元代罗马教的传播有所不同,它不仅促进了西学传人中国,而且还形成了海外中国学(亦称国际汉学)的研究雏型。本文试图通过对传教时期海外中国学初创历程的回顾,就传教士与这一学科创立的关系及其作用,作一粗浅的探讨。地理大发现后,葡西两国掌握了海上贸易的霸权,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社会朝野对博览会传播功能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炫奇”、“邦交”到“商利”、“文明”的发展过程。内中的曲折颇能从一个侧面揭示近代思想开放和中西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博览会中所实际发生的科技传播与文化交流 ,大致可离析为展陈与观摩、研究与比较、广告与宣传等方面。尽管各种形式的博览会极大地促进了近代中国科技传播与文化交流 ,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负面意义上的封闭性、落后性和官本位等结构特征 ,致使博览会的科技、文化传播功能无可避免地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戴叶君 《收藏家》2008,(2):86-88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种,近代帝国主义列强的掠夺和骗购。鸦片战争以后,国势衰弱,一次又一次的战败和列强的入侵,致使中国文物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浩劫。列强在战乱中直接掠夺,外国团体或个人非法挖掘、盗窃,低价骗购并贩运文物数以百万计。第二种,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甘肃文化交流代表团和中国甘肃丝绸之路艺术团,应日本大分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邀请,由省委副书记马西林以甘肃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身份率团,于2003年11月4日赴大分县举行“中国丝绸之路文化周”活动和参加大分县“一村一品”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19.
提起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不能不提及泉州海外交通贸易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宗教交融:而提起宋元泉州港鼎盛时期的海外交通贸易.则不能不提及提举福建路市舶司赵汝适及其《诸蕃志》。研究泉州港史的著名专家庄为玑先生曾经说:“泉州港史最重要的资料是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  相似文献   

20.
十五世纪上半叶,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到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就是我国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这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和中国古代海外交通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明成祖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勇敢实施开放政策的战略举措。这对促进我国海外贸易和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世界航海事业,有着重要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对后人影响深远。上世纪初梁启超即倡大力宣传.孙中山赞誉郑和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人并表示要继承三保之雄风遗烈。但将郑和下西洋历史经验教训用之于当代现实和将来借鉴者.毫无疑问是邓小平同志。小平同志关于“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论述,总结了郑和下西洋历史经验和教训,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在于“开放”。小平同志将历史用于“鉴往知来”,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而且推动了郑和研究事业的深入发展,真正达到了“古为今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