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它不仅表现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而且在婚姻礼俗方面,也显示出较为自由和开放的特色.关于这一点,唐代墓志对当时婚姻习俗及其特点都有反映.以下摭拾数例,以资参证.一、婚姻年龄中国古代早婚习俗极盛.《礼记·内则》郑注昏礼云:“女子十五许嫁,笄而礼之.”可见当时社会上女子15岁为婚龄的现象十份普遍.这种早婚风俗在唐代社会依旧盛行,大量唐墓志中多有反映.如《唐代墓志汇编》大历058《有唐卢夫人墓志》云:“年一十有二,归我扬子府君”.河南开封博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是唐代东北地方民族政权,自其政权建立就不断"宪象"中原,最终确立了君主称谓、年号、谥号、尊号为主要内容的君主名号体系。渤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君主名号体系是唐代名号体系的缩影,反映了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董健丽 《收藏家》2022,(5):3-12
唐代是中国陶瓷蓬勃发展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器物种类繁多,造型千姿百态,釉色品种丰富,纹饰端庄大气,文化内涵多元。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器物计1534件,涵盖了各个窑口,各种釉色,使用功能齐全,日常用具、陈设用具、文房用具、宗教法器、丧葬用具、乐器、玩具等各种门类无所不包,直观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述论,不妥之处,敬祈方家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4.
董洁 《文博》2013,(1):42-48
本文通过对出土唐代玉首饰种类的介绍分析,得出玉梳背是唐代流行的时尚妆,簪钗、手镯在唐代使用并不普遍,耳环、戒指、颈饰在唐代并不流行。玉首饰是身份与等级的标志,是贵族专用品,规格高于金银饰品。初、盛唐首饰具简约之风,美观利落,晚唐繁缛,呈病态之美。玉首饰是唐代玉器中最精彩的一类,艺术成就颇高,为唐以后装饰用玉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四川的唐宋摩崖散布得比较普遍,经过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初步调查,其中较为集中的计有二十余处,而唐代摩崖约占十余处。在这些唐代的摩崖当中,有几处是以楼阁建筑为背境的西方净土变相图,反映出当时的实际建筑形式和社会生活,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在我国唐代建筑,特别是本构建筑遗存很少的情况下,这些石刻的建筑形象,提供了不少的宝贵资料。四川唐代摩崖中表现有建筑物的,计有通江千佛崖、广元  相似文献   

6.
试论唐代帝陵的陪葬墓姜宝莲帝陵有陪葬墓,不始于唐代,但唐代却是把它推向兴盛的重要时期。这一时则,帝陵陪葬墓明显的制度化倾向和浓厚的政治色彩,突出地反映了唐代上层社会葬礼文化的诸多特点,因而对它的研究应显示多重学术意义。近年来,随着考古调查和发展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略谈杜甫诗歌对韦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昕 《四川文物》2000,(3):50-52
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政治的开放、经济的发达,为其文化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唐代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大诗人——杜甫。杜甫身处乱世,一生颠沛流离,对民间疾苦有深切体会,因此,他的诗歌更具有社会生活及民众气息,更能反映出特定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8.
婚姻关系是社会发生及组织之渊源,每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最容易在其婚姻现象中表现出来。不同民族间 的通婚,既是民族融合的基本前提,也是民族融合的标志。唐代出现的大量入华粟特人同汉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鲜明 地反映出入华粟特人汉化的渐进趋势。本文以墓志材料为据,论证了唐代出现的这种现象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9.
2002年3月,陕西省杨陵示范区发现了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696)沙州刺史李无亏墓,出土了一套组合完整、雕刻精蔓的石墓门。通过对比研究,认为李无亏石墓门上的图像不仅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图像内容中涉及丰富的中西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特征;石门扉上的天王形象是胡人的典型面貌;构图采用了唐代佛教流行的护法形象,是佛教文化渗透于唐代丧葬文化之中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0.
《旅游》1997,(5)
古今货币上的书法货币不仅是经济的反映,也是一定文化的反映。中国古今货币上的文字,还反映着中国书法艺术的源流。秦汉钱币上的文字,出自李斯的手笔。他的篆字书法纤细有力,气韵飞动,十分潇洒。唐代的“开元通宝”四字是大书法家欧阳洵写的,字体劲险峭拔。五代十国...  相似文献   

11.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未曾刊录的墓志中,有几方反映了唐代义商事迹与唐人仁以为富的财富观,为认识唐代商业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新史  相似文献   

12.
林尚斌 《丝绸之路》2010,(14):38-40
唐三彩是以黄、绿、蓝、白等多种釉色烧制而成的质地坚硬、色彩缤纷的釉陶器。作为一种成熟的陶塑艺术,唐三彩不仅反映了唐代陶瓷工艺的成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面貌。作为文物,唐三彩的辨伪问题已成为当前陶瓷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鼎盛阶段,经济、文化都得到空前发展。都城长安成为国际重要大都会之一;成为亚洲政治、经济的中心。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阶层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家具也得到蓬勃发展,新品种、新式样应运而生,制作精巧,比例合宜,并经过艺术加工。唐代家具的制作和使用,是我国日用家具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并对国外的家具制作,曾产生过重要影响。保存至今的唐代实用家具,目前国内极为罕见,确属稀世珍品。这给我们研讨唐代家具造成极大困难。但是,大批唐代绘画、壁画,各地唐墓葬相继出土的陶质家具明  相似文献   

14.
唐代墓葬壁画中描绘的器皿,有些可考定为金银器.壁画虽难以准确表现出器物的质料,却能如实反映其形制.唐代金银器皿的造型独特,器物制作曾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在唐代前期,许多器皿都带有中亚、西亚风格,与中国传统的陶瓷器有较大的区别.唐代金银器皿形制上的特殊性,为考定墓葬壁画上器皿的质地提供了可能.绘有壁画的唐墓,多出士墓志,是纪年墓,一般墓主人的身份都较高.墓葬壁画不仅是唐代绘画艺术的宝库,也是研究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难以用文字描述的金银器皿形象的出现,对研究考古发现的金银器皿实物的断代、演变、贵族生活及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16,(1)
唐代墓葬中发现的体貌特征明显为胡人的伎乐形象反映了唐代乐籍制度下一个构成复杂、生活形态多样的边缘群体。这一群体凭借高超的乐舞才能在唐代从宫廷到民间的乐籍管理体系中呈现出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上的多层级关系,他们带来的西域各国乐舞技艺精华与唐代社会文化风尚相结合,生动诠释了唐代"礼乐治国"理念下胡乐胡舞的传播与融合过程。然而,这一群体在融入唐朝社会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文化冲突使他们的生存状态有了些许尴尬。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封建政权,渤海国当时附于唐朝,全盛时期设5京、15府、62州,在其立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第一,从渤海国遗址的系列发掘成果看,上京龙泉府城市规划周密,布局得当,是仿造长安城兴建的一座规模宏伟的城市,是唐文化向东北传播的纽带。第二,从渤海国文字和文学看,起码在渤海国的上层人物及官方中普遍使用汉字。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受其影响,渤海国也创造了同一时期的诗歌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崔艳 《神州》2012,(14):187-187
龙门石窟造像在唐代时期就造就了它在历史上最辉煌,最光辉的一页,它的造像艺术语言的形成与佛教思想的演变和社会文化的融合以及美学原则的渗透密切相连,息息相关,折射并反映了唐朝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从造像风格的角度来看,逐步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造像模式。本篇文章以龙门石窟造像为载体,从唐代服饰、绘画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唐代的审美取向和情趣。  相似文献   

18.
山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已经成为唐代小说塑造和表现的对象。唐代山人构成复杂,既有隐逸山林的世外仙人,又有仕宦、仙道二者兼美的济世勋臣;既有方士道流,又有困于科场的布衣士子;既有擅长奇艺的伎巧之士,又有故弄玄虚、诓骗钱财的巫师骗子。小说中的山人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代的文化与时代精神,折射唐代的隐逸之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追求,以及对于人生历程中命运定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唐代遗迹的考古发现有很多,晋南地区比较重要的发现有蒲州故城、绛州衙署、万荣薛儆墓,体现了唐代河东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新绛县在唐武德元年置绛州总管府,本次发掘地点与绛州衙署遗址相距不远,发掘的几座唐墓,形制呈“刀形”或“刀把形”,是当时比较普遍的一种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均为中下层墓葬常见器物。本次发掘为当地唐代考古新增了珍贵资料,对研究绛州衙署以北墓葬分布情况以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70年10月,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了10副保存完整的唐代玉带銙,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这是唐代玉带銙数量最多、最完整、最集中的一次重大发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唐代玉带銙考古的认识,为研究唐代革带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文试从其样式、形制、纹饰主题、工艺技法、使用制度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加以考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