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土的一批战国古玻璃样品化学成分的检测 |
| |
作者姓名: | 李青会 黄教珍 李飞 干福熹 |
| |
作者单位: | 1.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13;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2.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3.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2018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272071),江西省科技厅(20041G0009600),教育厅2005年软件科学项目(GJGZ[2005144])资助 |
| |
摘 要: | 对化学成分体系的确定是中国古代玻璃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用外束质子激发X荧光技术(PIX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 AES)等方法,对新疆、湖北、河南和重庆等地区出土的一批战国时期的玻璃珠(包含镶嵌玻璃珠)、玻璃璧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战国时期中国境内同时存在PbO BaOSiO2、K2O SiO2、Na2O CaO SiO2三种硅酸盐玻璃,分布的地域范围从中国的新疆东部一直到长江、黄河流域,以及南方的四川、贵州等地区。中国古代的PbO BaO SiO2和K2O SiO2玻璃在技术发展上应该具有密切联系。结合文献资料对这些玻璃的产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讨论。
|
关 键 词: | PIXE 战国 中国古代玻璃 化学成分 |
文章编号: | 1005-1538(2006)02-0008-06 |
收稿时间: | 2005-11-24 |
修稿时间: | 2005-11-242006-03-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