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及其空间拓展机制 |
| |
作者姓名: | 车冰清 朱传耿 |
| |
作者单位: | 1. 南京体育学院 体育发展与规划研究院, 南京 210014;
2. 江苏省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南京 21001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1122,71603226);江苏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8XWRX023) |
| |
摘 要: | 采用全球媒体报道事件大数据,依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距离衰减理论,构建国家影响力评价模型,揭示中国在全球国家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刻画其国家影响力的演变轨迹和影响空间拓展的过程,并挖掘海量事件背后隐藏的宏观格局形成的微观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1980—2015年,世界大国影响力指数呈现良好的时空惯性,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是国家影响力指数高值的分布区域。②中国国家影响力指数的提升主要依靠其经济实力的增强,提升过程表现出“先平稳后快速”的阶段特征,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对外开放和外交政策特征。③与中国发生事件联系的国家(地区)基本实现全球覆盖,2015年体现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影响作用的大幅上升。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宏观因素,与发达大国的耦合关系、主动的对外联系、政府主导的国际合作是中国国家影响力提升的微观事件驱动因素。
|
关 键 词: | 国际影响力 阶段特征 空间拓展 驱动机制 中国 |
收稿时间: | 2019-03-12 |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