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
引用本文:张太原. 20世纪30年代的文实之争[J]. 近代史研究, 2005, 1(6): 163-196
作者姓名:张太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北京100091
基金项目:本文是作者博士后报告的一部分,也是“1930年代的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提交论文.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曾受到聊城大学科研基金的资助,目前作者兼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摘    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时期,无论是政府中人还是一般教育者都试图对变革有所影响。文实之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论争首先发生于广州,1932年5月19日,邹鲁等政要提出在广州各大学“停办文法科或减少数量”,由此在广州《民国日报》现代青年栏引发了讨论。相差仅11天,陈果夫也向国民党中央提出了“十年之内停办文法科”的教育改革方案,此后围绕着是否应该“抑文重实”发生了全国性的讨论。这场貌似简单的关于一条具体教育改革措施的论争,实际上隐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社会问题的解决、国难的因应、地方和中央之争、自由知识分子与国民党之争等无一不在其中。梳理纷纭,揭示细故,既可再现当时教育变革的场景,又可发现隐藏在教育中的历史。

关 键 词:文法科 实科 教育 国民党 自由知识分子

Controversies over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Law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1930s
Zhang Taiyuan. Controversies over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ture, Law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the 1930s[J].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2005, 1(6): 163-196
Authors:Zhang Taiyu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