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民族社区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姓名:李亚娟  虞虎  陈田  胡静
作者单位:1.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2. 中国旅游研究院 武汉分院, 武汉 430079;
3. 地理过程分析与模拟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9;
4.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2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6YJCZH050);国家旅游局面上项目(16TAAG024)
摘    要:民族社区旅游是旅游地理学领域重要的研究命题,本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民族社区旅游研究成果,从概念内涵、研究脉络、重要研究内容三个方面分析了民族社区生计变迁、发展模式、空间结构、感知与主客关系、原真性、旅游赋权与恢复力等重点内容,评述了国内外研究在对象、时间、领域、内容和方法上的差异,提出了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研究的理论框架。研究认为,现有研究多从人地关系的单要素出发,对民族社区旅游发展的要素、模式、演化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今后应从民族社区旅游的“人”、“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三方面的关联性出发,突破片段化、碎片化研究限制,针对中国民族社区旅游的当代形态、发展特征与变化趋势,重点关注民族社区旅游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作用过程与机制、发展效应与优化管理等方面,形成“要素-结构-过程-机理-效应”集成化的研究体系,以指导未来中国民族社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民族社区旅游  理论体系  研究框架  
收稿时间:2017-01-05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