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基层控制政策的新趋向——兼论中共相关政策对其的影响
引用本文:曹成建.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基层控制政策的新趋向——兼论中共相关政策对其的影响[J]. 民国档案, 2007, 0(4): 96-102
作者姓名:曹成建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61006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民国时期乡村基层社会控制体系的近代转型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6JA770027
摘    要:早在大革命时期,中共的严密组织以及有效的民众动员力,就给蒋介石等国民党人士留下深刻印象。国共分裂后,中共充分发挥了民众动员的能力,走上了武装割据的道路,作为竞争对手,中共在基层社会成功的动员和组织经验给国民党以极大的刺激,国民党在1930年代后期以及1940年代所采取的诸如严密地方组织,提高国民党党部在地方行政活动中的地位以及在基层民众中发展国民党党员,将国民党势力渗入各种民众团体之中,博取民众对于国民党的同情等新政策,明显受到中共相关政策的触动。国民党对中共相关政策的借鉴程度,与中共的实力发展基本呈正相关状态,但由于国民党工作重心与体制的不同,中共成功经验的精髓并不为国民党所掌握,相关政策多停留在文本上。由于国民党不便于公开宣称向被他们污蔑为"共匪"的竞争对手学习,因此中共相关政策对国民党的影响长期为公众所忽略。

关 键 词:中共  国民党  基层控制政策  影响

The Tendency of KMT's Policy to Control Its Primary Organization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40s
Cao Chengjian. The Tendency of KMT's Policy to Control Its Primary Organization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40s[J]. Republican Archives, 2007, 0(4): 96-102
Authors:Cao Chengji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