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地方感的多态与分异:不同人群对旧城街区的感知
作者姓名:黄旭  于萍  杨振山  谭骆坚  汤睿恩  马璟怡
作者单位:1.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
2.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科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实验室, 北京 1001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42142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XDA190404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1YJAZH030);江苏省双创博士基金项目(2020-30489);中国科学院开放基金项目(KF2020-14)
摘    要:地方感指人与地方的情感关联,是地理学特别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快速城镇化使得“地方”剧变,地方感也变得复杂多样,多元主体的地方感形成机制值得探讨。本文基于人文主义地理学视角,选取江苏省如皋市东大街为典型案例,通过实地调研,运用半结构化访谈等方法,将不同主体的地方感归纳为三类:根植型、创造型和关怀型。老年原住民形成了根植型地方感,其重点在血缘联结、归属感、身份认同;沿街商户生成了创造型地方感,主要涉及美学、经验与私人空间等;虽从地方抽离但仍与地方保持着积极情感纽带的“乡邻”们则形成了关怀型地方感,主要涉及关注、社会互动、熟悉等。借助案例剖析和质性研究方法,本文对地方感多元类型和形成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理解地方感的多态性和分异性。

关 键 词:旧城街区  地方感  地方依赖  地方依恋  地方认同
收稿时间:2021-06-21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