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木构文物保存现状研究
作者姓名:韩炜师
作者单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    要: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及其附属东汉建筑基址中的木构文物出现了多种病害。为探讨病害成因,采用偏光显微观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木构文物、积水和盐结晶等样品等进行检测,勘察文物病害种类与分布范围,并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偏光显微镜观察到木构文物具有水松的显微特征,细胞壁多有细菌腐蚀;红外光谱分析发现半纤维素的特征峰消失,纤维素、木质素的特征峰锐减或改变;盐结晶的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图谱均呈现二水合硫酸钙的特征峰,而离子色谱检测证实Ca2+和SO2-4是积水的主要离子,表明两种离子随地下渗水迁移至文物表面并形成盐结晶;西部木材含水率(上)、西部木材含水率(下)和南部木材含水率(上)与地下水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木材含水率大多低于30%并不断变化。以上结果表明,地下水不但渗入文物造成饱水病害,同时也影响木材含水率的变化。当木材含水率低于30%时,文物纤维出现湿涨干缩并导致裂隙病害,过高时又促使细菌滋生而形成微生物损害。此外地下水带来的盐结晶也进一步加剧裂隙病害的发育。在多种病害的共同破坏下,木构文物最终形成残缺。该结果为文物后续的保护研究及保护工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水闸  木构文物  保存状况  病害  环境监测
收稿时间:2022-12-24
修稿时间:2023-12-27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