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战国楚墓出土彩席漆膜的成分、表面形态及髹漆工艺分析 |
| |
作者姓名: | 贺思予 陈家昌 张良帅 武志江 |
| |
作者单位: |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99;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99 |
| |
基金项目: | 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资助(HNCAC2018003),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资助(20090113) |
| |
摘 要: | 河南信阳城阳城遗址M8为高等级战国晚期楚国贵族墓,该墓出土了以漆木器为主的各类文物400余件,其中尤以黑、红两色竹蔑编织而成的髹漆竹席最为精美。为开展彩漆竹席脱水保护提供基础数据,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分析仪和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现代分析仪器对竹席漆膜的成分及表面形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髹漆文献资料探讨了漆膜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城阳城彩席中的黑色漆膜为大漆自然显色,红色漆膜是大漆掺加朱砂调制而成;黑色漆膜表面较为平整,漆膜与胎体结合紧密,红色漆膜表面相对粗糙,结构较为疏松;竹席漆膜的厚度在0.02~0.03 mm之间,应是由大漆涂刷至少3~5次制备而成。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的彩漆竹席的脱水保护及展示提供基础数据。
|
关 键 词: | 漆膜 成分分析 表面形态 髹漆工艺 |
收稿时间: | 2018-12-12 |
修稿时间: | 2019-09-11 |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