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聊城商业——以山陕会馆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姓名:许檀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时期华北城市结构与市场层级”(12BZS069)
摘    要:聊城是清代中叶山东运河沿线的重要转运码头,经由该城转运的商品以绸缎、布匹、皮毛、纸张、茶叶等为大宗。绸缎、纸张、茶叶等南来商品的转销范围大致包括鲁北、冀南、豫东以及山西;棉布和皮毛制品则为东昌本地所产,主要销往西北和口外。依据会馆抽厘率折算,乾隆初年山陕商人在聊城的经营规模每年仅数十万两,嘉庆时增至一百数十万两,道光年间即便从低折算也达到210万两。全城合计,嘉庆年间聊城的商业规模已达每年200万两;道光年间以1‰的抽厘率折算为300万两,若以0.3‰的抽厘率折算则高达1000万两。

关 键 词:清代  聊城  商业  山陕会馆  集资  抽厘率  经营额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