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方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及其启示
作者姓名:冯健  叶宝源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85;41101151)
摘    要:作为一种分散型城市化,郊区化始于20世纪20年代,盛于二战后的发达国家。西方早期的郊区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郊区化的发展浪潮,郊区化的界定方法、发展机制、后果和政府调控等方面,90年代所提出的"新郊区化"概念将郊区化与边缘城市、郊区次级就业中心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1世纪以来,社会空间成为西方郊区化研究者最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近年西方学者关于郊区化研究的最新文献,从郊区化与居住空间重构、郊区化与住房选择和分异、郊区化与居民通勤行为、郊区化与居民生活空间、郊区化的社会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西方学者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郊区化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然后,分析了西方研究议题转变和研究方法创新对中国郊区化研究所带来的启示。最后,从研究视角拓展、定性方法应用、微观机理探讨、多重互动模式建构等方面对未来中国郊区化的研究进行展望。

关 键 词:郊区化  社会空间  地理生活史  质性方法  西方国家  
收稿时间:2012-12-08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