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方传统聚落形态演进探析——以明代山东海防聚落为例
作者姓名:尹泽凯  张玉坤  贾琦  谭立峰  田林
作者单位:1.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和文化遗产传承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3. 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4. 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5.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公共艺术研究所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明代海防工程工事体系构成与影响机制研究(52078324);
摘    要:山东半岛地区的明代海防聚落是北方传统聚落的典型形式之一,其演进路径虽有自身的特色,但在聚落形态等方面却有较为广泛的代表性。本文通过分析明代山东半岛海防聚落的形态演进过程和现状,选取靖海卫、成山卫和雄崖所三座典型卫所,比较了其在区位、形态、规模、现状及发展进程等方面的异同。选择青岛市即墨区境内鳌山卫1990-2020年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的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利用ArcGIS工具,将二级用地类型归并为七类,得到鳌山卫聚落形态演进进程。研究表明,在聚落形态的演进过程中,区位、地形、地质、景观等条件是基础,政府战略和政策是主导因素,交通条件的改善是助力,用地性质的改变是直接原因,人居环境的改善和人民收入的提升以及新产业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是目的和结果。因此,聚落形态的演变虽然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但经济发展是其内在驱动力。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北方传统聚落  形态演变  山东半岛  海防聚落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