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1923-1924)
引用本文:何艳艳. “国民外交”背景下的中苏建交谈判(1923-1924)[J]. 近代史研究, 2005, 1(4): 237-273
作者姓名:何艳艳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610064
摘    要:1923-1924年间,苏联派出副外交人民委员加拉罕为中俄两国恢复邦交进行谈判,双方最终订立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等处理两国外交关系的系列文件,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加拉罕提出的以“中国人民”为外交对象的举措虽不符合国际外交谈判的正常程序,但恰符合当时中国各界民众要求参与外交的心理,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从激进到保守的各类中国人士的应和,使本来处境艰难的北京政府不得不在一种非常特殊的氛围下进行外交谈判。要了解这一谈判的动态过程,就需要回到当时的报刊资料之中,重建那一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形成的特殊政治氛围,并考察这一氛围对外交谈判的影响。

关 键 词:中苏关系 中国 苏联 政治文化 政权模式

The Sino-Soviet Negotiations to 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Diplomacy", 1923-1924
He Yanyan. The Sino-Soviet Negotiations to Establish Diplomatic Relation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Diplomacy", 1923-1924[J].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2005, 1(4): 237-273
Authors:He Yanya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