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遗址博物馆大气污染特征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蒋璐蔓 张军科 董贵明 刘珂 明文秀 陈丽琴 苗闻文 陈俊橙 杨弢 肖嶙 |
| |
作者单位: |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4;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四川成都 611756;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四川成都 61007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805095),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项目资助(19-1-02-5100-056),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技术成果集成示范”资助,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资助(2019YFS0476) |
| |
摘 要: | 为全面了解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在2019年秋季对遗址保护厅内外大气中细颗粒物(PM2.5)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并对各自化学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厅内外PM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7.0μg/m3和94.6μg/m3;受人为影响程度的不同,室内昼夜差异明显强于室外。室外的OM、NO3-和SO42-浓度高于室内,而室内的NH+4和典型的地壳元素(K+、Mg2+和Ca2+)浓度高于室外;受化学组成的影响,室内外PM2.5分别呈碱性和酸性。地壳元素在整体元素中占据绝对主导,室内外占比分别可达82.8%和84.4%。通过富集因子分析得知Cu(室外)、Ag、Cd、Sb元素均达到了重度富集。室内外VOCs浓度几乎相同,分别为81.2×10-9和81.3×10-9,其中烷烃的贡献比例最高,分别为44%和46%;源自机动车、工业溶剂涂料使用、燃油挥发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的VOCs物质在室外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室内。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质量的全面了解、土遗址及其中文物的高质量保存和提供优质的参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
关 键 词: | PM2.5 VOCS 化学组成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
收稿时间: | 2020-04-02 |
修稿时间: | 2020-06-03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