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约法之争”的两个问题
作者姓名:陈红民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摘    要:
"约法之争"是1931年蒋介石与胡汉民之间为是否要召开国民会议、制定"约法"而发生的一场争执,以蒋介石强硬地拘禁胡汉民收场,结果引发了国民党内的轩然大波,影响时局甚巨.关于"约法之争"的研究,早期集中于基本过程与胡汉民的立场①.

关 键 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民会议 蒋介石 胡汉民 基本过程 相关内容 民国 政事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陈红民.《蒋介石日记》中的“约法之争”[J].史学月刊,2015(4):130-132.
[2]、李黎明.蒋胡约法之争初探[J].史学月刊,1996(2).
[3]、罗敏.“笔杆子”与“枪杆子”——蒋介石与胡汉民“约法之争”[J].江淮文史,2018(4).
[4]、徐龙建.简论中东路事件中“两个口号之争”[J].黑龙江史志,2014(15).
[5]、周丽丽.关于“秘色瓷”两个问题的讨论[J].文博,1995(6).
[6]、邹小站.关于南京临时政府与《临时约法》的几个问题[J].近代史研究,1997(3).
[7]、李锡厚.关于“头下”研究的两个问题[J].中国史研究,2001(2).
[8]、两个“臭老九”[J].文史月刊
[9]、斯亮.两个“气球”[J].中华遗产,2010(1):14-14.
[10]、刘珏欣,黄柳蓉.两个“老男孩”[J].南方人物周刊,2010(40):96-98.
[11]、王昆.再谈“问题与主义”之争[J].黑龙江史志,2011(11):31-32.
[12]、董德福,史云波.陈独秀和“问题与主义”之争[J].安徽史学,2002,7(4):54-59.
[13]、李永春.“问题与主义”之争和少年中国学会[J].安徽史学,2006,35(2):87-96.
[14]、魏关松.关于国民党“二大”两个问题的商榷[J].史学月刊,1981(5).
[15]、“炎黄子孙”之争[J].中华遗产
[16]、李海涛.“两个平等”理论[J].沧桑,2009(1):73-74.
[17]、魏邦良.周扬的“两个癌症”[J].文史天地,2009(8):4-13.
[18]、纪中展.鸭子的两个“秘密武器”[J].环球人物,2021(8):110-110.
[19]、张书宁.两个“天才”的白日梦[J].环球人物,2013(17):94.
[20]、两个“坏孩子”的启示[J].南京史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