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旅游社区治理多主体共生模式研究——基于青海省两个典型社区实例
作者姓名:唐仲霞  刘梦琳  向程  邵利
作者单位:1. 青海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西宁 810008;
2.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08;
3. 青海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西宁 81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50002);青海省科技厅项目(2015-ZJ-608);青海省高等院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才计划
摘    要:旅游社区治理与多元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相关,多元主体和谐共生是旅游社区治理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共生理论,选择青海省两个典型社区为案例地,将当地政府、社区居民、游客和旅游相关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定量评估的角度分析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模式,通过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理论模式,力求把旅游社区治理主体间的关系研究从"消极或积极"的态度研究转向各主体"共赢关系"的格局研究视角。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旅游社区治理主体之间:①均存在正向共生关系;②相互影响程度是有差异的;③共生关联的紧密程度有别;④不同旅游社区的政府、居民、企业和游客等共生主体相互之间均属于正向共生模式。其中,湟中县塔尔寺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社区是CRGT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为核心的旅游社区是RGCT对称互惠共生模式。

关 键 词:旅游社区  共生模式  多主体  治理  
收稿时间:2017-12-11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