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华天文星象学在北方民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北魏、辽、西夏和吐鲁番天文星象图的比较研究
引用本文:张碧波. 中华天文星象学在北方民族中的传播与发展--北魏、辽、西夏和吐鲁番天文星象图的比较研究[J]. 北方文物, 2006, 0(1)
作者姓名:张碧波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摘    要:中华北方民族在7000年前就已绘制天文星象图,并以众星组成的图象为观象授时的标志物,以之为认识宇宙星空的思维模式;后这种天文星象多发现于北方民族的墓葬壁画或穹隆顶上,表现为一种小宇宙意识和宗教感情.辽金西夏以来,在中国天官体系确立之后吸纳古巴比伦、印度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八宿与黄道十二宫交融的文化发展趋势;星象图出现了写本、绢画等经典化的新形式,表现了中华北方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容纳性诸特点,形成北方民族的天文星象学系统,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关 键 词:天文星象学  小宇宙意识  经典化

The Chinese Configurations of the Stars Spread and Developed in Northern Nations
Zhang Bibo. The Chinese Configurations of the Stars Spread and Developed in Northern Nations[J]. Northern Cultural Relics, 2006, 0(1)
Authors:Zhang Bib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