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金缕玉衣和镶玉漆棺的玉料组分特征及产地来源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谷娴子 李银德 丘志力 张尉 王黎琳 李榴芬 |
| |
作者单位: | 1. 上海博物馆,上海,200003 2.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221009 3.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8732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8151027501000015) |
| |
摘 要: | 为了解西汉玉器的组分特征及玉料来源,利用显微放大观察结合电子探针、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LA-ICP-MS技术,对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的部分玉片(玉衣片和玉棺片)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1)显微放大观察发现:出土玉片样品均含石墨包裹体,不可能来自不含石墨包裹体的福建南平闪石玉和江苏溧阳小梅岭闪石玉。2)电子探针结果显示:出土玉片样品为透闪石;出土玉片样品的ω(FeO)/%范围为0.287~0.925,不可能来自富Fe的玛纳斯闪石玉及贫Fe的的青海闪石玉;ω(Al_2O_3)/%远远高于河南栾川软玉。3)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出土玉片样品为透闪石,与电子探针结果相符;玉片样品的M-OH伸缩振动谱带位置集中在3674cm~(-1)附近,说明玉料Mg含量较高。4)拉曼光谱分析显示:出土玉片样品具有和透闪石矿物共同的特征拉曼谱峰,为透闪石质软玉,与电子探针及红外光谱结果相符。5)LA-ICP-MS分析显示:出土玉衣片样品的稀土元素质量分数及分馏情况与辽宁岫岩闪石玉、四川汶川龙溪闪石玉及河南栾川闪石玉有所不同;Cr、Ni、Co含量较低,指示玉料来自热液交代型镁质大理岩型软玉矿床;Sr含量较低,排除了来自江苏溧阳小梅岭闪石玉的可能。分析结果表明,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玉器玉料来源主要和新疆和田地区玉料有关;新疆和田地区的闪石玉至西汉早期已覆盖到楚文化区域,并且成为宫廷玉料的主流来源。
|
关 键 词: | 狮子山 玉片 玉衣 玉棺 电子探针 红外光谱 拉曼光谱 LA-ICP-MS 玉料来源 |
收稿时间: | 2010-03-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