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法探讨瓷胎元素组成和烧成温度对热膨胀法测温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丁银忠 李媛 李合 康葆强 侯佳钰 |
| |
作者单位: | 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古陶瓷保护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故宫博物院,北京 10000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932203,51702054)资助,故宫博物院2016年度科研课题(KT2016-10)资助,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故宫清代早期建筑琉璃瓦件”资助 |
| |
摘 要: | 高温技术是我国古陶瓷科技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而古陶瓷测温是古陶瓷研究领域中的核心研究内容。热膨胀法具有比较直接和精确判定古陶瓷烧成温度的特点,然尚存在部分标本测量误差较大等问题。鉴于此,本研究充分考虑我国南北方古瓷胎组成配方和结构性能特点,运用实验考古学方法模拟制备具有我国古陶瓷典型瓷胎配方和不同烧结状态的标准参考样,采用热膨胀仪科学化表征瓷胎重烧热膨胀曲线上转折点与其化学组成、烧成温度间的耦合关系,并深入剖析其影响规律及内在机理,同时确立瓷胎化学组成中Al2O3含量和自身烧结状态是影响热膨胀法判定古陶瓷烧成温度准确性和适用性的关键技术参数。本研究有助于科学化认知现有热膨胀测温方法,补充和完善使用热膨胀仪判定古陶瓷烧成温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
关 键 词: | 古陶瓷工艺因素 热膨胀法 模拟实验 瓷器测温 |
收稿时间: | 2021-07-08 |
修稿时间: | 2021-08-25 |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