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技术与思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民塑造
作者姓名:宋学勤  杨越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理论与实践研究”(202130020);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950年代农业技术现代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5811202058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不仅是以农业机械为主的"技术下乡"的过程,也是改造农民传统思想、形塑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新农民,进而完成"思想下乡"的意识形态社会化的过程。在农业机械化的实践中,国家将对新农民的塑造嵌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以此整合农民思想观念、强化农民的集体观念、激发农民的主体观念、培养农民的科技观念,从而塑造了具有"高度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技术、有文化、有全面才能"的社会主义新农民。这一历史进程对"十四五"时期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对农民思想的正向引导,以及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均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关 键 词:20世纪50年代  农业机械化  社会主义新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