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存状况 |
| |
作者姓名: | 姜朝晖 朱汉国 |
| |
作者单位: | 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 |
基金项目: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外在规约与主体抑制:民国乡村教师研究(1927~1937)”(13YJA77001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民国乡村教育问题研究”(2009JJD770022) |
| |
摘 要: | ![]() 从民国时期乡村教师的生活体验和其他相关研究来看,乡村教师的生存现状是工作条件艰苦,工作繁难,待遇低下;同时还遭受到乡村民众的抵触和乡村士绅的排挤,事实上沦为乡村社会的边缘人;乡村教师普遍心情苦闷,状态低迷,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不高,对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比较游移。这种生存状况反映出,在国家教育体制、专家精英和乡村社会等外在规约中成长起来的乡村教师,其在乡村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主体意识是薄弱的,并没有发挥社会所期待的"中心"或"导师"的作用。
|
关 键 词: | 乡村教师 乡村教育 生存状况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