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边界地区的尺度重组研究——以前海地区为例 |
| |
作者姓名: | 王博祎 李郇 |
| |
作者单位: | 1. 同济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2. 中山大学 城市化研究院, 广州 510275;
3. 中山大学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 51027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38,41571118) |
| |
摘 要: | 借助政治经济学中常用的尺度理论,对香港与深圳之间逐渐成为热点的边界地区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在香港与珠三角地区跨界互动的不同阶段中得到显著发展的边界地区的历史演变特征,再以深港边界间的前海地区为例,探讨其地域重构与尺度重组的形成机制和演变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基于进入国家战略或世界体系的目的进行了多轮尺度重组,影响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边界地区的发展特征。目前一些边界地区已成为地方政府进行资本与空间修复的主要载体,其根本动力是巨大的制度红利以及政府的主导推动。这与欧盟国家通过尺度上移和下放逐渐弱化政府力量的手段有较大区别,而边界地区推动区域协调以及尺度重组的能力也需进一步论证。
|
关 键 词: | 边界地区 尺度重组 动力机制 前海 |
收稿时间: | 2015-03-1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