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及调控模式研究
作者姓名:贺艳华  唐承丽  周国华  李莉  张洁  曾山山
作者单位:1. 湖南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 410081;
2. 望城区 城乡规划局, 长沙 41008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7BJL033);湖南省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201100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1C0799)
摘    要:本文在中部六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基础上,结合50个村529份问卷调查数据,从聚居形态、聚居空间、聚居功能、聚居主体以及聚居设施等方面对中部地区农村聚居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结论显示:中部地区农村聚居密度不均,规模各异,形态多样,总体分布较散;住宅占地面积较大,一户多宅现象明显,农户集中居住意愿强;生产生活形态多样化趋势开始出现,"劳务输出+传统农业"型村庄依然占主体;农户兼业行为增加,幸福感增强,但新型社会问题显现;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公共服务有待完善。针对其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四种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即转型升级模式、整治更新模式、保护控制模式、迁并转移模式,并深入比较分析了各类型模式的调控主体、调控对象、调控机制、调控路径差异,认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农村,应选择适宜的农村聚居调控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关 键 词:中部地区  农村聚居  调控模式  
收稿时间:2013-04-07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