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1989—2010年武汉城市圈县域通达性的空间演化及对称性
作者姓名:刘承良  余瑞林  段德忠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2. 华中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3. 华东师范大学 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上海 20006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1130;41101361;41371183)
摘    要: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基于县域尺度,计量揭示了武汉城市圈道路网通达性的空间演化规律:县域通达性演化保持时间惯性,空间分布整体遵循良好的指数律,空间极化程度保持连续,通达性极值的县域分布具有空间惰性;县域通达性基本遵循距离衰减律,呈中心-外围的环状分异,局部出现一定变形,具有强空间集聚性,形成明显的等级圈层结构。县域通达性的这种空间变化受其自然环境"刻画"明显,呈现"反自然梯度"格局,也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关联,但不同指标下的社会经济"牵引"强度存在差异,总体上县域通达性与自然-人文地理系统保持空间共轭协同,遵循一定的空间对称性:县域通达性分布遵循中心地原理,与城乡节点体系的靶形分布一致;通达性空间供给与人口和经济需求保持密切耦合,与地形地貌分布具有宏观上的对应性和一致性,空间呈现协同共轭的">"型结构。

关 键 词:通达性  县域对称性  空间演化  城乡道路网  武汉城市圈  
收稿时间:2013-01-10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