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比较视野下中国乡村认知的再辨析:当代价值与乡村复兴
作者姓名:申明锐  沈建法  张京祥  赵晨
作者单位:1. 香港中文大学 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 香港;
2. 南京大学 区域规划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3;
3. 香港中文大学 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香港;
4. 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管委会办公室, 南京 21001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11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41329001)
摘    要: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社会对乡村认知转型的基本思潮,其演进脉络经历了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和多功能乡村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建立了从主体和功能两个维度进行乡村认知的基本框架,并从历史视角对中国乡村的认知变迁进行了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乡村的认知大致经历了牺牲型乡村和追赶型乡村两个阶段,直至城乡统筹的概念提出,才有一定的改变。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乡村的三重价值——乡村的农业价值、乡村的腹地价值和乡村的家园价值。基于这样的多元价值,尝试性地提出了"乡村复兴"的概念框架。

关 键 词:乡村认知  乡村价值  乡村政策  乡村复兴  比较研究  
收稿时间:2015-01-20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