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作者姓名:张成渝  谢凝高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摘    要: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力对世界遗产的长期破坏和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项旨在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世纪之交,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正面临着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行为的巨大威胁。本文以泰山索道工程为例,提出运用最低安全标准(SMS)界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度。文章指出,遗产价值的挖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深入下去,功能分区是处理当前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可行手段。

关 键 词: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  遗产的价值  最低安全标准(SMS)  遗产保护与利用
文章编号:1003-2398(2002)01-0004-04
收稿时间:2000-12-13
修稿时间:2000-12-1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人文地理》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