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出土西周——春秋时期费昂斯珠的分析研究
作者姓名:王颖竹  陈坤龙  马清林  马泓蛟  张治国  姜涛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83,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 100085,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河南三门峡虢国墓是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大型邦国墓地,其中M2009的六璜组玉佩上使用了费昂斯珠,作为人工制品的费昂斯珠,其材料组成和工艺特点显示了古代科技水平,利用科学分析揭示其科学价值很有意义。本研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X)、激光拉曼光谱(Raman)分析了四件三门峡虢国墓M2009出土的费昂斯珠的微观结构和成分。研究发现,四件费昂斯珠采用直接施釉法,釉层使用了铜离子着色,可能使用了含氯和铜的矿物。费昂斯珠的内外表层还发现了羟基磷灰石和朱砂,来自于墓主遗骸和墓葬环境。

关 键 词:费昂斯珠  风化腐蚀  施釉工艺  着色剂
收稿时间:2015-12-13
修稿时间:2016-08-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