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青铜器的腐蚀及其控制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铁付德 陈卫 于鲁冀 关绍康 |
| |
作者单位: | 河南博物院!郑州450002(铁付德,陈卫),郑州工业大学!郑州450003(于鲁冀,关绍康)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文物局项目,河南省科委立项项目 |
| |
摘 要: | 采用现代分析仪器及实验方法,对青铜器腐蚀过程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1)青铜器腐蚀产物所含元素与腐蚀环境——土壤和大气内微物质组分具有对应关系,这说明青铜器腐蚀与外界腐蚀环境存在物质交换。(2)有害粉状锈具有物理吸附与扩散性能,因而具有物理活性,腐蚀反应是通过锈层的空穴和缺陷,借助于腐蚀产物的物理活性而进行交换的。(3)有害氯元素在腐蚀产物内层有较高分布,在与最内层锈相邻之基体金属一定深度内,存在纵横交错的腐蚀沟槽,在这些沟槽内氯元素有较高分布。这揭示了对青铜器有害的C1离子难以彻底脱除的原因。进而提示对腐蚀青铜器的保护应从控制腐蚀环境入手。
|
关 键 词: | 青铜器 腐蚀产物 腐蚀过程 腐蚀环境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