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后现代、现代性重建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
引用本文:张旭鹏. 后现代、现代性重建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J]. 史学月刊, 2006, 1(5): 79-86,93
作者姓名:张旭鹏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100006
摘    要: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现代的有益视角,它有利于揭示现代性充满矛盾和悖论的一面,促使人们加强对现代性的反思并发掘其尚未释放的理性潜能,从而实现现代性的重建。就中国的后现代主义者而言,他们对现代性的批判过多地集中于剖析其“西化”本质,忽视了现代性的某些普遍内涵,使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局限于中西对立的二元视野。客观地评价中国的现代性,就应当突破上述理论框架,认识到现代性中所包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张力,同时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作用,努力实现现代性的解放功能。

关 键 词:后现代  现代性  中国的现代性
文章编号:0583-0214(2006)05-0079-08
收稿时间:2005-04-28
修稿时间:2005-04-28

Postmodern,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and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ZHANG Xu-peng. Postmodern,the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ity and the Ques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J]. 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2006, 1(5): 79-86,93
Authors:ZHANG Xu-peng
Affiliation:Institute of World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 Beijing 100006 , China
Abstract:
Keywords:postmodern  modernity  Chinese modernity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