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试析1927-1937年国民政府内债发行的社会经济效应
引用本文:姜良芹. 试析1927-1937年国民政府内债发行的社会经济效应[J]. 民国档案, 2004, 11(4): 87-94
作者姓名:姜良芹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摘    要:本试就学界研究较少的有关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内债发行、运作及投向的社会经济效应作一分析。认为:巨额内债的发行,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生存、统一和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国民政府国家资本发展的过程中,它起到了奠基和筹资的双重功效,这对于1936年以后中国经济形势的全面好转并顺利地转入抗战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这种效用是有限的。内债收入中相当大的部分被用于内战、剿共的军费开支上,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而因内债发行不当派生出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银行信贷资金的财政化现象所造成的资本“挤出效应”;财政与金融的“相依为命”引发通胀的可能等,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关 键 词:南京国民政府  内债  资本挤出效应  货币扩张效应  结构调整效应

Tentative Analysis on the National Government's Issuing Internal Debts from 1927 to 1937 and Its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