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地气活动的酥碱带形成机制
作者姓名:李红寿
作者单位: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甘肃酒泉 736200;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甘肃酒泉 736200;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敦煌研究院,甘肃酒泉 736200;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甘肃酒泉 7362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7029)、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JR5RA056)和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开放课题(GDW2021YB03)共同资助
摘    要:毛管理论不能解释干旱区近地面酥碱带的形成。本工作以敦煌莫高窟的地气研究为基础,通过地气活动规律揭示了酥碱带的形成机制。在大气波动影响下,大气与地气存在频繁的空气交换。当大气压升高时,地气体积压缩,有干燥大气进入土壤。当大气压下降时,潮湿地气膨胀上升,在建筑墙体内到达一定高度。在长期干湿空气的频繁交替作用下,墙体内的大量易溶盐分反复结晶-溶解,导致近地面建筑酥松风化。另外,孔隙内较为剧烈的空气和颗粒物流动对酥松建筑有较强的冲蚀作用。地气导致酥碱带普遍发生,其高度与气压日波动幅度和包气带厚度成正比,与当地大气压成反比。酥碱带地气形成机理的揭示,为建筑酥碱的防治、防潮和土遗址维护等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地气  大气  酥碱带
收稿时间:2021-02-20
修稿时间:2021-06-14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