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百戏俑坑土遗址纵向水盐运移的模拟土柱实验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张丹 张尚欣 夏寅 张建国 孙志超 付倩丽 胡道道 |
| |
作者单位: |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临潼 710600,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临潼 7106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临潼 710600,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临潼 710600,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资助(2012BAK14B02) |
| |
摘 要: | 风化盐析是影响土遗址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了解不同深度处土遗址可溶盐的含量以及变化规律可为土遗址的盐析病害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为此,本实验采用有机玻璃土柱装置和应用EM50传感器探头监测土柱不同深度处的含水率、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实验室分析测定了不同时间土柱表面的含盐种类以及含盐量、不同深度处的含盐量等。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处土样的含水率越小电导率越大,且土壤表面的含水率最小,电导率最大;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除K+之外,Na~+,Mg~(2+),Ca~(2+),Cl-and SO_4~(2-)的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与含盐量随深度的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可为土遗址盐析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
关 键 词: | 土柱 可溶盐运移 盐分含量 |
收稿时间: | 2014-01-28 |
修稿时间: | 2014-06-01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