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剥制动物标本害虫防治法的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叶杨 张波 张锐 王康 |
| |
作者单位: | 深圳博物馆,广东深圳 518026,深圳博物馆,广东深圳 518026,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
| |
基金项目: | 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JCYJ20130325105212218) |
| |
摘 要: | 剥制动物标本作为自然博物馆的重要藏品,具有极高的收藏、研究和展览价值,但因其本身富含有机质,极易遭受害虫的损害。传统有毒化学药品消杀法是博物馆防治害虫的重要方法,该法在将数以万计的剥制动物标本成功保存下来的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各种新型的动物标本害虫防治方法,希望在防治虫害和保护人类健康及自然环境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国内博物馆收藏有数量庞大的剥制动物标本,但相应的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却相对滞后并严重阻碍了博物馆行业的健康发展。在综合国内外现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剥制动物标本制作工艺、虫害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以期为我国博物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
关 键 词: | 动物标本 标本害虫 防治法 药品残留 植物提取物 |
收稿时间: | 2014-08-01 |
修稿时间: | 2014-12-26 |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