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陕西、河南地区出土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原因分析
作者姓名:赵作勇  成小林  崔剑峰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北京 100079,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部,北京 100079,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陶质彩绘类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项目资助(APPC2007001)
摘    要:釉陶器在埋藏过程中,受物理及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各种病害,釉层剥离是常见的病害之一。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唐代釉陶器釉层剥离的原因并为以后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河南地区四个遗址出土的唐代釉陶器样品进行了显微观察、成分检测、热膨胀系数分析和吸水率测试。结果显示,四个遗址中,釉面保存相对完整且剥离现象较少的是巩县黄冶窑,而铜川黄堡窑、西安醴泉坊窑和乾县懿德太子墓釉陶器釉层剥离较为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釉陶器胎釉热膨胀系数不匹配和胎体烧结程度过低(因此造成吸水率过高)是影响釉陶器釉层剥离的主要内在因素。研究结果可为釉陶器的后续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关 键 词:唐代釉陶器  釉层剥离  热膨胀系数  吸水率
收稿时间:2013-12-12
修稿时间:2014-11-18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